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文史中国古代的插花艺术放到现在看也觉得美轮美奂呢!

※发布时间:2017-9-25 23:02:2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花艺是花卉艺术的简称,常常被称为插花,中国插花历史悠久,无论是出土的陶器、玉器、还是青铜器,都可以看到精美的花卉纹饰雕刻。它的发展历史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一样源远流长、精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花卉就走进了文化领域。

  《离骚》中有这样的话: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说明当时就有采摘香花佩戴身上的时尚。以花传情,以花朋志,赋予花卉以某种寓意,可见插花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进入到了文化领域。

  可想而知,这些四时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一个陶质圆盆,盆内均匀地插着6支小红花并置于方形几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几架三位一体的形象,这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插花。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前供花的习俗使得插花渐成气候。插花艺术渐趋成熟,玩赏花木之风甚盛。当时文人、、佛家都有插花的嗜好,所插的花材也很广泛:梅、杏、石榴、以及各色百花都有。此时已出现用盘来插花的记载。南史有这样一段描述: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借花献佛之礼广为流传。

  唐人罗虬在《花九锡》中,较详细地记述了当时插花的容器、剪刀、浸水、花台等,以缸为花器插牡丹等名花是唐代中国插花的一个特色。唐朝后主李煜每当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并效仿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来了个花屋藏娇,在周嘉敏宫里的墙壁、台阶、窗台上全插满了鲜花,还亲笔题写了锦洞天的门匾。唐人希望常年有花相伴,所以整枝人造绢花应运而生,以满足瓶供之需。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了一支唐代的人造绢花,以萱草、石竹等组合形成。

  到宋代插花更为普及,讲求高雅韵致。、点茶、挂画、插花是宋代的四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到洛阳做西京留守推官时,欣赏了独具风韵的洛阳牡丹插花,后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皆插花。

  文学家苏轼在《吉祥寺赏牡丹》诗中,面对吉祥寺盛开的牡丹,不从正面描写牡丹之美,却从另外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我老了,但我还是喜欢把花插在头上,我一点也不害羞,倒是花儿害羞了)。从苏轼往头上插花的动作和心语中,一个乐观、豁达的老人展示于大家面前。宋时男子亦有簪花,文人雅士用插花来表达内心世界!

  元代插花风格逐渐摆脱宋代理学的影响,常用花材的寓意和谐音来表达作品的主题,钱选绘的吊篮式插花,在吊篮上放两个瓷罐,罐里分别装满金桂和银桂,上飘一枝三折形似如意的桂花枝条,暗示金贵、银贵,不如自在如意贵。反映人们祈求安定、平和、的愿望。

  明代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和完整的插花理论,在宋代精雅缛丽的基础上,更趋完善。插花不仅重意,更进而讲求布局配制,借鉴书法、绘画的结构章法等美学,营造插花艺术。明代文人墨客多以插花作为描写对象,反映在诗画、小说中。

  此外,清代也盛行以蔬果当花材所作的果盘插花,并兴起以铜钱、拂尘、万年青、李子、百合等,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材料的名称的字音组成如前程万里、百年好合等祝福之意的谐音插花。

  本届艺术节共吸引了106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参与其中,共包括文艺演出、美术展览、文化论坛、惠民巡演四大板块,以及国际现代艺术周、国际动漫游戏文化周、国际儿童戏剧周、国风·秦韵长安诗歌周、国际青年汉学家班等五项专题活动。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