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投票丨你眼中最牛的历史学博士论文是哪篇?

※发布时间:2018-1-9 12:51: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3月22日,我们发布了“问题来了丨最牛的历史学博士论文有哪些?”,发现大家推荐的博论大部分均以著作面世,阅读极为方便。根据各位粉丝的热心推荐,小编向大家介绍以下这些牛轰轰的历史学博士论文。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心目中的牛逼文?(若有遗漏,欢迎补充,页末投票吧!)

  葛剑雄,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西汉人口地理》是其就读于复旦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也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篇博士论文,师从谭其骧。该书研究西汉各阶段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考察自然、经济、、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对汉末人口地理分布的影响,探讨关中、西北、东南地区及其他地区的人口迁移。并附有各郡国人口数量、增长及迁移的表格,为研究汉代历史必备之书,也是硕博士研究生撰写论文的经典参考书。

  周振鹤,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西汉政区地理》是其就读于复旦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谭其骧。本书通过对西汉史的全面考察,论述了西汉政区地理沿革过程,复原了西汉各个时期郡国一级政区面貌,描述了二百年间郡国置废离合的全过程,并略及县邑一级政区沿革的若干问题。探究了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弥补了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的不足,填补了断代政区沿革研究方面的空白。全文分两篇,上篇叙述了高帝十王国的地区沿革。下篇概述了高帝十五郡及武帝新开郡的沿革,同时对《汉书·地理志》做了有益的补充和考证。

  陈苏镇,现任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春秋〉学对汉代变迁的影响》为其就读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祝总斌。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建立的又一个统一王朝。它完成了秦朝没能完成的历史,成功地结束了战国局面,不仅在全国实现了统一,也初步完成了文化整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过程曲折复杂,历时200余年。其间,除、经济、军事、民族等因素外,的《春秋》学也起了重要作用。该文从文化角度入手,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探讨。后扩充、修改以《〈春秋〉与“汉道”:两汉与文化研究》一书出版。

  卢云,毕业于复旦大学,师从谭其骧。其博士论文《汉晋文化地理研究》是文化分区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全书分别从学术、教、婚姻和音乐(俗乐)等角度,对汉晋时期(包括西汉时期,东汉时期和魏晋时期)文化区域的分布状况和地域特征进行了系统探讨。

  仇鹿鸣,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魏晋之际的与家族网络》为其就读于复旦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韩昇。本书采取将史与家族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另一方面考察魏晋大族之间的、婚姻、交往网络,探究这一网络在魏晋变局中发挥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学界沿袭陈寅恪的魏晋阶级两分法进行反思,试图重新解读和描绘集团内部的复杂情况。

  李碧妍,毕业于复旦大学,《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为其博士学位论文。本书从地理学切入,通过对唐代后半期 最为重要的群体之一——藩镇的性考察,对唐帝国得以成功度过“安史之乱”这一中古史上之剧变,并在由此创发的新兴的藩镇体制下,重建其权威与力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古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黄仁宇,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明代的漕运》为作者的博士论文。全稿共分前言、京杭大运河的背景和本文研究目的、京杭大运河的地形概况、明代管理大运河的行政机构、漕粮的运输、宫廷供应品的运输、征税与商业及、结论、附件等部分,重点论述了明代对大运河的管理与大运河的功能,以及大运河对明帝国的影响。对于研究明代商业运输、经济发展等均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郑振满,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为其就读于厦门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傅衣凌、杨国祯。本书通过解读闽台地区现存的族谱、分家文书等家族史资料,考察家庭结构的周期性变化、族组织的不同类型、族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探讨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明清时期家族组织的普遍发展。反映了理的庶民化、基层社会的自治化、财产关系的共有化,体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泛家族主义”倾向。

  张先清,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教授。《、族与:明清时期闽东福安的乡村发展》为其就读于厦门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陈支平。后以《、族与:17-19世纪福安乡村的历史叙事》一书出版。本书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明清时期闽东福安县的乡村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文章认为,明清时期当地乡村族对的皈依,是能够深入福安乡村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一些乡村族的天主,得以依附在这些族中。依靠地方族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直至成为对当地民间社会生活具有深刻影响的一种区域性主流教。

  余新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为其就读于南开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冯尔康。本书从瘟疫这一以往史学研究甚少注意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对清代江南疫情及其与社会互动关系比较全面细致的呈现,探讨了中国近世社会的发展脉络、清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和清代江南社会的特质等问题,是国内第一部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专著。

  《中国与:18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1719-1833年)》一书是法国学者易·德尔米尼就读于法国高等试验学院时的博士论文。全文400余万字,是法国国家级的博士论文。该文以18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为研究对象,共有5大卷。第一卷是《东印度公司时代》,第2 卷是《茶叶时代与中国的债物》,第3 卷是《广州与鸦片的时代》,第4 卷是有关18 世纪广州对外贸易的地图、图表和照片,第5 卷是《夏尔·德·康斯坦中国贸易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耿昇教授主持该书的汉译工作,认为德氏该书不仅限于广州,可以说是一部当时整个中国的贸易史。不仅局限于贸易,而是一部通过贸易而反映出的关系史,涉及了双方的、文化、伦理、价值标准诸方面的差异。

  孔飞力,美国著名汉学家。《中国太平叛乱时期的民兵:团练的理论与实践》为其就读于哈佛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后易名《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正式出版。该书从分析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及其制度入手,强调了中国地方的作用,论述了在其影响下的地方组建武装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并就此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李怀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获美国大学分校博士学位,师从黄智教授研究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华北村治:晚清和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为其博士学位论文。该书的资料来源,主要是晚清和时期获鹿县档案,从传统的乡村治理实践和20世纪早期的新式村政建设两方面对获鹿县乡村治理进行研究,从中国的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中国农民的行为模式和20世纪早期村庄的变化三个方面阐述作者的观点。

  夏明方,现为清史研究所教授,从师于李文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灾害、与乡村社会》为其博士学位论文,后以《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一书出版。本书着重探讨了时期的自然灾害、生态与乡村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以期此一时期灾害发生的规律、成因以其影响,总结人类与大自然搏斗的经验教训,从而深化对近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为当前的减灾建设提供历史的殷鉴。

  布罗代尔,法国年鉴学派史学的第二代代表人物,该博士论文初稿完成于战俘营中。该文由的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地中海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第二部分从经济制度、国家、社会、文明、战争等各方面论述16世纪地中海世界的历史。第三部分主要叙述菲利普二世下地中海发生的具体的事件。布罗代尔提出了著名的“长时段”的理论,把历史时间分为地理时间、社会时间、个体时间三种类型,为法国和世界的新史动树立了一面崭新的旗帜。

  陈侃理,大学历史系研究员,《儒学、数术与——中国古代灾异文化研究》为其就读于大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师从陈苏镇。后以《儒学、数术与:灾异的文化史》一书出版。本书追溯灾异理论的思想和技术渊源,探究儒学灾异论的内容、形成过程及其与数术和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学术学理和实用两种取向之间的矛盾。灾异论的学理取向导致立场的技术化,消解天的权威,最终否定;而实用取向同样会偏离之道,为所左右。灾异的文化史,折射出中国古代学术面对的尴尬处境。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克利福德·达比,《北平历史地理》为其就读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该书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作者在本书中开创性地运用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强调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对城的兴起和发展变迁史做了详细的考证和精辟的阐释,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

  虞和平,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任。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为其博士学位论文。该书是以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国商会问题的学术专著,探讨了商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商会内外部关系、商会的功能与作用。不仅从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来考察和剖析商会,而且还把中国商会放在更为广阔的世界范围中来加以观察与对照。

  好啦,看完这么多历史学博士论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动动手指头,投出你心目中最牛的历史学博士论文吧!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