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期刊资讯《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7年第12期目录

※发布时间:2018-1-22 16:46:1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摘要:资料工作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在搜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要具备慧眼与细心,同时还要具有鉴别能力,鉴别资料本身就是研究的开始。在研究视点的选择上,微观研究应是我们研究的入门,宏观研究则是研究的。研究题目的选择和确定需要有一明确的线索与主题,单则成文、合则成书,切忌一盘散沙。研究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实事求是是我们研究的最基本点。

  摘要:专题式教学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创新,是相对于传统的按章节单元进行教学的常规模式而言的。近年来,为提升《纲要》课教学实效性,各地高校积极探索实践了专题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应遵循历史解释与现实关结合、历史叙述与理论阐释相结合、教学需求与学生需求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纲要》课专题式教学过程中,应强化问题导向,科学设计各个专题下的问题体系,从问题设计、问题阐释、问题拓展和问题扩充四个方面,积极探索完善《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方法与机制。

  摘要:“万寿庆典”是清代苏州社会一项重要的活动,显示了地方族利用社会资源的方式。原本彰显“”的庆典仪式在举办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多种社会,如和社会话语权的谋求。苏州观是举办该仪式的重要场所,与庆典活动相伴生的是地方家族以之为中心出现了大规模的迁徙,并利用帝王南巡等各种机会掀起活动的。从光绪年间开始,苏州“万寿庆典”的商业色彩不断加强。庆典活动承载的、经济因素使得观逐渐成为苏州城市的中心。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国经济史研究出现了某种“衰落”的征象,但大量新资料的挖掘整理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的进步、新研究方法的出现、还有随时代剧变而来的理论挑战,也给经济史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回顾社会史大论战、“五朵金花”对经济史学科的影响、吴承明先生和汪敬虞先生的争论,以及经济学方法在经济史研究中的运用,本文认为现实问题的挑战是经济史研究重要的问题意识来源之一,经济史研究者应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理论工具,经济史研究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还主要是历史学的一部分,但对于经济学方法在经济史研究中的使用,我们应更为积极和。只有很好地理解对方的学术传统和背景,经济学和历史学才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史研究服务。

  摘要:本文主要对上海钱庄在晚清埠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考察,分析了钱庄庄票和汇票在埠际贸易中的成功运用,以及外商银行、票号、新兴的华资银行都被钱庄成功地纳为拆借资金对象的过程。认为上海钱庄在上海开埠之后,抓住中外贸易发展带来的商机,积极因应和创新,拓展业务领域,在促进埠际贸易繁荣的同时,也彰显了进取于经营的。上海钱庄在晚清经济史和金融史上的积极作用应予以充分肯定。

  摘要: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内的慈善义演活动频繁,并呈现出新的变化。不少以济贫、赈灾、难民救助、助学为目的慈善义演活动,赓续战前慈善公益的意涵。同时,还有较多的慈善义演在日本侵略的影响下,呈现出别样的景象。日本侵略出于社会控制的考虑,通过举办一些慈善义演活动,实现了自身的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也折射出意志对于慈善义演的作用力。该时期的慈善义演构成了近代慈善义演嬗变中的关键一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期刊排名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