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04-14 09:59:22 星期一
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这一次长安与世界对话!

※发布时间:2018-8-11 5:23:1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郑伊健和梁咏琪18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西安曲江宾馆第一国际会议室举行。省委常委、市委王永康,我校校长游旭群致辞。市长上官吉庆主持。我校党委程光旭出席。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东方馆馆长卢湃沙发言。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李零先生,《》海外版副总编李舫女士,美国大学杰出教授、印第安纳大学讲席教授科林•艾伦先生,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院士、历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斯卡洛夫•阿克赫马达里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王子今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安家瑶女士,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先生等近300位专家学者参加学术研讨会。共提交176篇中文论文、4篇英文论文、9篇俄文论文、2篇韩文论文。

  西安作为名城,陕西师范大学作为名校,双方共荣共生,同向而行。陕西师范大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全面融入大西安建设,不断深化校市合作,联合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在丝、盛唐文化、讲好西安故事、服务大西安、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服务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始终是陕西师范大学和建设的主题。

  此次举办“唐都长安14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既是让长安对话世界,让世界读懂长安,探寻古都文化根脉,聚智建设大西安的绝佳时机,也是深入贯彻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教育行动》、主动落实《教育部陕西省人民开展“一带一”教育行动合作备忘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卢湃沙在致辞中表示,长安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胡人、粟特人和其他来自西域的人,前来实现自己的各种追求和目标。大唐包容并蓄的气度,使得这些人认为他们是长安城和很多其他城市生活中必需的一部分。他们身上的很多东西,被乐于接受和使用,现在已成为古老中国文明的一部分。对外来影响的态度,是使粟特文化和中国唐文化变得亲近起来的共同所在,它将继续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开幕式结束后,我校校长游旭群、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一带一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琪与参会的乌兹别克斯坦专家进行座谈。双方就我校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师范大学的深层次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沟通。

  第一分论坛“古都长安与世界古都名城比较”分为三个板块:“古都、管理与展示”“古都研究与城市文化建设”“长安与世界古都城市比较研究”。论坛收录的论文涉及15座古都的历史复原及、开发、利用研究,除解析发掘长安古都蕴藏的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外,还分析了不同区域乃至不同国家的古都的联系与区隔。2大唐历史成就与中华文明演进

  第二分论坛“大唐历史成就与中华文明演进”所收录的论文,研究时段上讫隋代,下至五代,研究的地域范围从中央到地方,兼及海外东邻;涵盖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等多个领域。来自的唐史学者们汇集一堂,热烈讨论唐史研究的最新前沿动态,共同探讨了唐朝的历史成就及其与中华文明演进之关系。

  第三分论坛“大唐盛世文明与中外文化交流”所收录的论文涉及到唐代文明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从研究径来看,除利用传统的历史考以外,还运用了性别史、图像史等新的学术视角。从研究旨趣来看,既有扎实的文献、研究,也有高屋建瓴的宏观概括归纳。这些研究向展示了唐代文化的风貌与往昔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突出了唐代文化性的特点。

  第四分论坛“一带一”与大西安建设,紧密围绕“一带一”与“大西安建设”两个议题展开。关于“一带一”的相关研究论文,不仅研究汉唐时期陆上、海上丝绸之的历史、交通线以及由丝绸之作为媒介所承载的文化交往,也研究丝绸之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所蕴藏的独到价值与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关于“大西安建设”的相关研究论文,侧重于研究历史时期西安市境内的自然、人文变迁,探讨了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发展的性因素,为今天的“大西安”的建设事业提供了及借鉴。

  6月19日上午,大会闭幕式举行。闭幕式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主持。党怀兴在致辞中对西安市人民、兄弟单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两天时间里,大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一次学术与社会、当下与历史、长安与世界的倾情对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表示,会议必将进一步促进唐代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必将在西安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大都市的伟大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市文物局分别与我校,中国古都学会与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校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拟在“历博学院”建设、唐墓壁画和纸质文物等的修复研究、丝绸之研究、青铜器研究、历史文化进校园、专家教授互聘等六个层面优先开展合作,以探索双方长期交流合作的有效模式。我校与西安市文物局拟发挥各自在文化遗产资源、学术科研、学科建设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科研课题共同申报立项、文物、人才培养、人员交流以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入而广泛的合作。

  研讨会前,6月17日晚,全体会议代表应邀赴大明宫参加“诗回长安——盛世唐音唐诗吟诵雅集”活动。6月18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前,部分与会专家参加了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王永康,西安市人民市长上官吉庆、我校党委程光旭、校长游旭群在曲江宾馆会见了部分与会专家。

  ▎延伸:师大学人谈长安6月12日,《西安晚报》在第五版整版报道了即将召开的“长相思 忆长安”——唐都长安1400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情况,并采访了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王双怀教授。

  专题报道中,专访了我校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杜文玉。西安发布等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