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关于国有经济的比重和控制力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1-16 22:54:1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近20年,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减小。从1995年至初是国有企业改制的期,“国退民进”是众所周知的现实。从数量上看,国有经济在经济中已不占据主体地位。

  即使如此,有些同志认为国有经济的比重还是过高,行业分布过散。但全国市以下国有企业已基本消失了,国有经济还要从哪里退呢?有人根据美国的情况,要求国有经济占P比重降至10% 、“退出全部竞争领域”;有人以“反垄断”为名要国有企业退出基础工业与服务业;有人主张国家只需保留土地、金融资产,彻底推出企业界。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长期占据着主流阵地。

  讨论国有经济的地位、比重问题,需要有基本的依据,这个依据只能是中国的实际。至少要考虑以下因素:我国现实的经济结构;国际竞争的态势;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国有经济在其中需要发挥的作用。

  中央历次有关国有经济地位和国有企业的文件,应该作为讨论的重要参考。笔者理解中央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3,14,15,16,17)。[1]

  2、“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15);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资本要向关系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在这些行业和领 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15);国有经济在上述行业和领域占据控制地位、对经济发展发挥主导作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14.3,15,16.3,17,17.5);这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16)。

  3、“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企业”(15.4)

  4、“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14.3, 15.4)。要国企体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14.3)。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尽快形成国有企业的 新优势”(15.4)。

  在实际进程中,“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体现为非公经济(包括外资)的超高速增长,公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大幅度降低。[2]

  统计年鉴中,缺乏农业、服务业的各类经济成分的数据,故本文重点引用工业统计的有关数据。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其增加值占P比重为44%,其经济成分的变动,应该具有最好的代表 性。

  十五大报告指出:“只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十五大是1997年开的,当时工业中的公有制所占比重(国有+集体)比重占2/3左右。时至今日,公有经济在工业的比重已降至28.5%(集体经济已濒临)。

  至于全部国有经济占整体经济的比重(由于农业增加值占P比重为10%左右,其中国有成分较少,故暂忽略),据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计算,2005年,二、三产业的公有制经济(国有+ 集体)与非公有(私有+外资)经济的比重是:资本为53:47,就业和增加值均为 39:61。[4]按如此趋势,估计今日公有制成分占全部经济的比重在25%左右,应该离事实不远。

  按照中央,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也要注重质的提高。但是,今有经济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果作为基础的“量”继续缩减下去,“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从表3可以看到,2005-09的四年中,工业中的国有经济比重,每年下降1.5-1.7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如继续下去,再过16年左右,国有经济将基本消失。

  从工业结构看:在工业各行业中,国有企业占优势的行业有:煤炭与油气开采、石化、冶金、交通运输装备、供电气水等基础行业(产值占全行业50%以上为占优势,占30-50%之间为相对优势 ),

  国有、民营、三资势均力敌的行业:轻工9行业(吃穿用)、化纤/橡胶/塑料、装备类5行业(不包括电子通讯)。

  到2008年,中央企业82.8%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行业。中央企业承担几乎全部石油天然气、乙烯生产,全部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增值服务, 发电量55%,电力设备的70%;在第三产业,中央企业承担民航运输周转量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的89%。(参见《经济参考报》2008.8.26)

  地方国企(市及市以下)大部分已经退出。根据统计数据,国有工业企业还有2万个,全部国有企业还有10万个左右。但统计口径是“及以上企业”,也就是说,其很大一部分是大型企业 集团下的分公司。

  这样看来,我们的国有经济,在事关与命脉的行业与领域,还保存了一席之地,这是保持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基础。但从总量上看,国有经济比重已接近极限,可“退出”的 领域已很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