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主办的“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文化系列第四讲暨2017苏商产融家大讲堂”在南京开讲。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江苏省经济顾问陆德为江苏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经济学盛宴。江苏省政协原副、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一民,省委部副部长瞿超,省工商联副丁荣余,江苏分社原社长冯诚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罗一民代表“江苏中心”发表致辞。他指出,陆德是全国知名的金融管理和信息管理专家,对中国经济社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的认知。此次“江苏中心”理事文化系列第四讲不同于以往,将视角从过去的艺术文化、社会文化中转移到商业文化上来,思考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目前,我国经济仍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期,邀请陆德对当前经济进行分析与预测,就是要从经济长周期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冷静看待经济形势变化,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以政策创新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罗一民强调,在全新的“融时代”,中国企业家应该不断学习新思维、研发新技术、发展新业态、打造新模式,将“聚、融、创、变”作为呼应时代、拥抱变化的关键词,争做时代的变革者、游戏规则的改写者和新商业文明的构建者。
陆德作了题为《对当前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的精彩。他认为,经济是一门科学,大家应当遵循经济原理,对经济发展趋势作出合理研判。谈及供给侧与需求侧,陆德首先强调要区分两者的概念。“简单来说,‘需求侧’表明需求决定供给,‘供给侧’则指供给创造需求。”他指出,供给与需求是一对孪生兄妹,没有供和需就不成交易,没有交易就没有市场,自然也就没有“市场经济”。随后,陆德结合图表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现场还进行了“1+6”的主题对话,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申希国、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聂旭东、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朱俊岗、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金芳等江苏企业代表向陆德院士提问,就如何运用新技术、转变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分享。
据了解,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是应中国形势的需要,于1985年由江苏省知名人士发起,经江苏省委、省批准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社会团体。二十多年来,江苏中心理事会依照章程和旨,紧密围绕对外,四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围绕江苏省建设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的目标,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引进外资和科技项目,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自今年6月份以来,“江苏中心”理事文化系列已连续举办了三季,旨在增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服务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董娴 应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