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徐远:城市的本质

※发布时间:2018-8-26 10:17:1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梦见洗头掉头发经济史家保罗·贝洛赫在《城市与经济发展》一书的开篇写道:“这世界上没什么事情比城市的兴起更令人着迷了。没有城市,人类的文明就无从谈起。”

  城市之于文明,是容器,也是坐标。迄今为止人类最有趣的故事,都发生在城市里。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每一次文明的繁荣,都会留下至少一座繁华的城市。这些城市穿越时间的长河,一起连成历史的坐标。

  我们需要追问的是,为什么城市有这样的魔力,承载了文明的故事,确立了文明的坐标?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已经很久,挥之不去。

  理解事物的本质,最快捷的办法莫过于从定义出发,因为好的定义直击事物的本质。不过,翻阅了很多文献之后,却发现我们对于城市的本质并没有特别深入的理解,甚至不能给城市下一个满意的定义。

  于光远主编的《经济大辞典》将城市定义为:“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个定义非常简明扼要,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人口集中”,二是“工商业比较发达”。说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区,是和农村相对应的,农村是人口稀疏、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这个定义,优点是简明扼要,缺点是没有提到城乡差别背后的机制。

  比如说,为什么城市工商业发达而农村不发达?为什么城市人口集中而农村人口稀疏?从农业供养人口的角度来说,农业种植需要大面积铺开,所以农村无法聚集,大概是说到了其中一点。但这个解释说了农村难聚集,没有说城市为什么能聚集,更没有说为什么有的城市会聚集得很大,有的城市却停滞不前。

  简单说,这个定义是描述性的,描述了城市的两个重要特征,但没有回答城市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城市?城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什么样的城市能够发展壮大?等等。

  美国城市学者爱德华·格莱泽也给城市下了一个定义:城市是人、公司之间空间距离的消失,代表了接近性(proximity)、密度(density)和亲近性(closeness)。这个定义的要点,依然是描述城市的特性,也就是距离缩短、密度增加、交流增加。

  格莱泽强调物理空间距离的缩短和人口密度的增加,这和前面《经济大辞典》强调的“人口集中”实质上是一样的。在格莱泽的概念中,密度的增加带来便利的增加、效率的提高,这是城市的奥秘所在。不过,格莱泽的定义依然是描述性的,并没有回答密度为什么会增加、如何增加的问题。格莱泽是哈佛大学著名的城市经济学家,曾写过无数的城市经济学论文,以及一本书叫《城市的胜利》,这个定义就是在这本书中给出的。

  对于密度的强调,也见诸经典作家的笔端。马克思、恩格斯就曾这样写道:城市本身标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马克思和恩格斯讲述的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其实也是集中与分散。两位经典作家指出的农村的“孤立和分散”的特点,与所说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颇有相像之处。而费孝通先生描述的乡村,则是“千年不变,各家各自为政,不相往来”,与的描述也是一脉相承。

  由此引申,倘若乡村的特点是“孤立和分散”,城市作为乡村的,其特点就是“连接与集中”。这一点,在英国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的定义中表述得更加直接:城市是一个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巴顿的定义虽也是一个描述,但将城市描述成一张网,更加突出了城市的网络属性,看起来是个进步。城市之所以能够集中,是因为形成了一个网络,在大大小小的网络节点上,人们找到了自己的。

  不过,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巴顿眼中的网络是各种市场的网络,包括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知道,城市是个的复合体,经济属性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属性。比如,卢梭就曾经说过:房屋只构成镇,市民才构成城。卢梭这句话,强调的是城市的人文和治理属性。

  再比如,城市还有重要的军事属性。在古汉语中,“城”与“市”最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指一定地域上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墙垣;“市”则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是商品流通的中心。关于“城”,《墨子·七患》给出的定义是“城者,所以自守也”,《管子·度地》亦云“地之守在城”,《吴越春秋》亦有“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记载。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是这样。据美国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考证,“直到18世纪,在大多数国家中,城墙仍是城市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这些文献说明,古代城市首要的属性是安全属性。古代的城,往往首先是个军事要塞,然后才衍生出交易的市场和其他。略微引申一下,这一军事和安全属性背后,其实是属性,因为人类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和军事是关联在一起的。,城市往往是和军事的节点。单纯靠商业发展起来的城市不是没有,但是很少。

  关于“市”,《周易·系辞下》中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孟子·公孙丑》也有记载“古之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有司者治之耳”,《管子·小匡》则记载“处商必就市井”。“城”与“市”两个词组成新的词汇“城市”,说明一定的地域空间与其上的人口和经济结合起来,才构成城市。

  美国城市史学家芒福德也曾给城市下过一个定义,强调了城市的属性和多重功能: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集群,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

  芒福德的定义有一点抽象,但更加深入。芒福德想区分的,是城市的与本质。密集、人众、城墙、建筑,这些只是城市的;功能、、文化,才是城市的本质特征。芒福德没有从任何单一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更没有把城市定义为人口、经济或者建筑的集群,而是着重探究城市背后的复杂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芒福德想问的问题其实是:城市为什么能够聚集起来?

  从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的定义包含以下要点:1.城市产业以工商业为主,相对应的农村是以农业为主。2.城市的典型特征是连接和集中,农村的典型特征是孤立和分散。3.城市是多个市场交织形成的网络。4.城市不仅仅是市场网络,还是重要的、军事、安全节点。5.城市是功能的复合体。6.城市是文化的归极。

  至此,我们大致知道了“什么是城市”,但依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城市”。换句话说,我们获得了一个城市的“静态画像”,但依然不知道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而只有了解了这个动力机制,才能明白“城市为什么会发展”、“什么样的城市会发展”,也才能回答开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城市会是人类文明的坐标。

  要理解城市的发展动力,我们不妨先想一想城市的结构。一想之下会发现很复杂,复杂得超乎想象,需要很多的分工协调。可以想象一下、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地铁网络图,就像是密密麻麻的蜘蛛网。

  而且这还只是城市网络的一小部分。地铁网只是地下交通,地通网络更加复杂,比地铁要复杂很多。而且,交通网络还只是城市网络的一部分,供电也是一套网络,供水、供暖、供气、排污都有一套网络。比如说供水,还要区分生活用水、污水、雨水,那一下子就是三套网络。城市网络系统之复杂,由此可见一斑。世界上所有大规模的城市,都是建立在一套庞大而复杂的基础设施网络之上的。

  粗粗划分,任何一个上点规模的城市,都要有六大系统:1.供水、排水,包括自来水、雨水、污水三大系统;2.能源,包括电力、能源气、供暖;3.交通系统,包括道与停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铁、机场、港口等;4.通信系统,包括邮电、电信;5.系统,包括环卫、环保、绿化;6.防灾系统,包括消防、防洪、抗震等。这六大系统中,有的你很容易看见,比如道、通信、水电煤卫,有的你不容易看得见,比如防洪、抗震这样的防灾系统。在稍大一点的城市,这六大系统缺一不可。

  城市的基础设施网络,不仅复杂,而且昂贵。比如说地铁,修地铁的成本是很高的,一公里要5个亿,地质情况复杂的甚至要10亿元以上,修完了还要运营和。账面上看,世界上很多城市的地铁都不赚钱,靠财政补贴。那么,如何修成这样昂贵的地铁,又如何运营和呢?

  秘密在于人口的密度和流量,以及背后的经济活动的密度和流量。一条地铁线,如果有很大的客流量,就说明这个地铁是被需要的,地铁的成本就可以通过这个流量来分摊掉。这个分摊不仅仅是地铁票,还包括地铁沿线的资产的升值。

  所以,像地铁这样昂贵的基础设施,只有在较大城市、有足够客流量的城市才能负担得起。没有人口就没有流量,昂贵的支出就无法分担。比如说无法想象在农村修地铁,修了没几个人坐,就白白浪费了。对于人口密度低的农村而言,公交车是更合理的交通方式,可以满足农民进城的需要,成本低很多。而且,农村通往县城的公交车的班次不会太多,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客流量、这个车的成本无法覆盖,或者利润太低不愿意持续运营。班次少的意思,就是农民要卡好时间,需要的时候不一定有车,也就是时间和便利。这个没有办法,因为随时满足交通需求的成本太高了,只能权衡成本和收益。

  地铁的例子告诉我们的,是人口和经济密度的重要性。没有人口和经济的密度,地铁这样的基础设施就是不可行的。从这里引申出去,其实城市是一种成本分摊模式。地铁这样的基础设施是好东西,可以便利地提供准时准点的交通。可是好东西也需负担得起,而只有人多的地方才能负担得起,因为其成本可以分摊出去。

  不仅是地铁,世界上很多好东西都很贵,都需要分摊成本。举个例子,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进好的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好的学校不仅是漂亮的教室、办公楼、运动场,更重要的是好老师,这些都很贵的。好老师不仅学识要好,还要认真、努力、负责,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才能提高,这就需要提供很好的激励,包括收入上的激励。

  那么,怎么样才能创办、运营、一个昂贵的学校?还是需要分摊成本,需要很多的学生,而且是有支付能力的家庭的学生。如果学生没有支付能力,就需要给予补贴。可是自己是不挣钱的,收入只能靠税费,而只有经济活力好的区域税费才会好,才能负担得起财政补贴。这样一看,你就明白为什么好的学校往往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里了。

  不仅学校,医院、剧院、体育设施、高级商场等这些人们喜欢的好东西,都是很贵的,都需要人口和经济密度的支撑。在人口稀疏的农村,这些东西是想都不敢想的。

  进一步问,有基础设施网络就行了吗?还不行。你想,城的统计常住人口有2000多万,实际的常住人口可能高达3000万左右,这么多人如何生活在一个城市里?要知道,这比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

  这就要有一套功能机构网络,人们才知道办什么事情到哪里去。这样的机构,包括、治安、医院、学校、银行、企业等。这些各种各样的城市分支机构履行各种职能,形成一套功能机构协同网络。

  刚才说的两套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和功能机构网络,集结成城市的一套很复杂的系统网络。而且,这两套网络是互相促进、交互生长的,没有一套网络,另一套网络也建立不起来,建起来也无法维持。

  有了这个骨架会怎样呢?城市的骨架之上,生长出来的是精彩的文明,我管它叫“协作,各得其所”。各种各样的人,医生、白领、科学家、演员、艺术家、官员、各种职员,都可以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安身立命。只要你愿意努力,就可以找到机会。城市成为人类文明的容器,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包容性。

  在城市的复杂网络上,需要各种各样的人,而且这个网络越复杂,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因为大家都是分工协作的,你在这里有需求,你的需求就创造了别人的就业,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新的需求会出现。你看快递这个东西以前是没有的,到美国都没有这么发达的快递行业。离开了这么多快递小哥,那么多喜欢网购的人该有多么不方便,商家也会很不方便,成本会高很多。

  这样看来,城市就像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是可以生长的。基础设施网络是骨架,功能机构网络是器官,是血肉。骨架、器官、血肉互相依赖,就共同构成了城市有机体。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