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施一公研究组在《科学》发表背靠背两篇论文

※发布时间:2017-12-1 11:32:5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16年7月22日,生命中心施一公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发表两篇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目分别为

  (Structure of a Yeast Activated Spliceosome at 3.5 A Resolution)和

  (Structure of a Yeast Catalytic Step I Spliceosome at 3.4 A Resolution),报道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剪接体激活和剪接反应催化过程中两个重要状态的剪接体复合物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阐明了剪接体的激活和催化机制,从而进一步了前体RNA剪接反应(pre-mRNA splicing,以下简称RNA剪接)的机理。

  RNA剪接是真核生物从DNA到蛋白质信息传递中心的关键一环。其主要执行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机器剪接体。通过剪接反应,前体RNA中数量、长度不等的内含子被剔除,剩下的外显子按照顺序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成熟的RNA(mRNA),进一步在核糖体的催化下被翻译成蛋白质。RNA剪接的化学本质就是前体RNA经历两步转酯反应完成剪和接在两个关键步骤,而每一步都需要由剪接体催化完成。

  剪接体是一个由大量蛋白因子介导、核酸(RNA)催化的金属核酶(protein-directed metalloribozyme)。在剪接反应过程中,组成剪接体的蛋白质-核酸复合物及剪接因子按照高度精确的顺序进行结合和解聚,并伴随大规模的结构重组,组装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组分和构象的统称为剪接体的机器,根据它们在RNA剪接过程中的生化性质,这些剪接体又被人为区分为B、Bact、B*、C、P、ILS等若干状态。获取剪接体在激活及催化反应过程中不同状态的结构是最基础也是最富挑战性的结构生物学难题之一。2015年8月,施一公研究组率先突破,界上首次报道了裂殖酵母剪接体处于ILS状态的3.6埃高分辨率结构。

  在最新发表的两篇《科学》论文中,施一公研究组进一步探索并优化了蛋白提纯方案,捕获了性质良好的酿酒酵母剪接体分别处于激活状态(activated spliceosome,又称为Bact complex)和第一步催化反应后(catalytic step I spliceosome,又称为C complex)的优质样品,并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和高效的数据分类方法,重构出了总体分辨率分别为3.5和3.4埃的两个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并搭建了原子模型(图1,2)。这两个复合物近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解析,首次完整地展示了第一步转酯反应前后pre-mRNA和起催化作用的snRNA的反应状态,以及剪接体内部蛋白组分的组装情况。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催化核心区域的分辨率达到了2.8至3.0埃,清晰的展示出剪接反应中心的结构信息,为解释剪接体对pre-mRNA splicing的催化机制提供了迄今最为清晰的关键。

  如上两个结构与该研究组之前报道的ILS剪接体及2016年1月报道的3.8埃的酿酒酵母tri-snRNP结构的对比更为深刻的了剪接体在pre-mRNA剪接反应过程中作为核酶催化完成两步转酯反应的本质,是RNA剪接研究领域的又一突破性进展。

  大学医学院三年级博士生万蕊雪、生命学院博士后闫创业、生命学院一年级博士生白蕊为两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生命学院一年级博士黄高兴宇为第二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施一公为通讯作者。电镜数据采集于大学冷冻电镜平台,计算工作得到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国家蛋白质设施实验技术中心()、联想高性能计算、以及荣之联董事长辉先生的支持。本工作获得了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经费支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

  更多

  更多

  【英美经典书籍】《Multiphase Flow Dynamics 4_Nuclear Thermal Hydraulics》

  推荐:

  

关键词:科技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