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东营市: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无人化”的科技翅膀

※发布时间:2020-11-27 18:07:4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前世死因在以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精准化作业为核心的无人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8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生态监测示范应用研讨在我市召开,展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无人机组网项目,就项目研究及应用示范情况进行了研讨交流,我市相关负责同志与来自国家部委、专家组、行业特邀代表及项目组主要参与人员等40余人进行了现场研讨交流,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无人化”方向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着眼实际,建立无人化、空地一体化、大数据组网化的未来农牧新模式。”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秘书长谭翔说。

  用好我国在无人机制造及应用方面的领先优势,“逐步探索无人航空器在化肥、农药使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遥感与数字乡村研究所副所长胡华浪说。

  把更多可的军用技术转入现代农业发展之中,“加快技术,让更多‘高大上’的技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杨超说。

  透过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我们对本次研讨的认识愈发清晰:牢牢把握“应用”二字,借助在我市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常态化监测、无人机农业综合应用等应用示范的契机,将“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相关的科研尽快为现实生产力。

  现实生产力是现代农业发展最大的科技!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生态监测应用示范在我市的落地,无疑将为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赋能我市现代农业的“无人化”发展,不断提升我市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当无人机组网遥感在农业和生态方面的深度使用,无人航空器必然会在农业领域有着更多的应用场景。在我国,无人航空器在农业领域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植保无人机方面,目前,全国植保无人飞机保有量超过4万台,2019年作业面积达亩,在装备总量、作业面积上已经发展到全球第一,但在无人航空器的多场景应用方面,与国外最先进的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此次项目的落地及研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开发更多的无人航空器应用场景,而这,自然对无人航空器的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立足实际,做好应用文章,真正为东营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阮怀军指出,通过“多点单任务生态监测”“32架无人机临场组网”“单点多任务生态监测”三项任务的开展,将大大提升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的无人机协同组网能力、多源载荷组网观测能力、数据快速处理能力、短时间大范围组网观测能力及生态参数快速提取能力,真正做到常态观测、时时可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研讨丰硕的背后,是“黄河流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大机遇,是我市后备土地资源多、开发潜力大的天然优势,更是我市领导班子远瞩,与中国科学院、航空航天大学等大院大所的深化战略合作,所做出的合作“大文章”。

  2017年1月,我市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科研。

  2017年7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启动后,我市又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签署了合作协议,深度“联姻”的产物——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于2018年正式成立,以此为契机,我市举办了第一届国际三角洲论坛暨黄河三角洲生态与区域发展研讨会。

  2019年10月20日到25日,第二届国际三角洲论坛暨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科技研讨会在我市召开,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现代农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可持续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三年来,我市与大院大所之间的合作一直持续而有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国科学院在农业领域布局建设的第一个“工程实验室”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正在我市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不断成型,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先后创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得益于大院大所带来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如今,合作的“大文章”又有了新作品——2020年8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生态监测应用示范在东营启动,应用示范的相关科研将在我市优先落地!

  在新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大数据指导生产运行,将能实现节本、高效、精准、绿色,逐步形成类似于无人工厂的农业生产方式,把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科研提升到新的水平,把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无人化”提升到新的水平!

  搭台,大院大所助力,将梧桐树筑好,把想发展的“凤凰”引进来。“在我们正大东营园区,耕种管收均是无人化的无人智慧农场已经谋划三年多,这次项目的落地,更坚定了我们在东营建设无人智慧农业示范农场的信心。”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王金文表示,正大集团将充分利用好东营园区在全国十多个园区中的主中心作用,加强与东营市及大院大所的合作力度,在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个“戏台”上,唱好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戏”。

  “我市将积极创造条件,为项目技术创新、科技、产业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提供政策支持,各有关部门在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研讨中,副市长韩利学的话掷地有声。

  付出,方能换来。我市领导班子的真情真作为,大大鼓舞了项目组及各相关企业在我市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中科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负责人廖小罕表示:“随着项目研究工作的接近尾声,技术为应用的速度势必要大大加快,这更需要产学研的全面合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将发挥好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无人机遥用相关的科研尽快现实生产力,在旅游、自然资源、生态、现代农业等多方面结出合作硕果,助力东营经济社会发展。

  “之所以最终把项目选在了东营,看中的就是东营的地理区域优势、生态优势、科研基础优势及政策优势。”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副司长吉建培在会议的最后提出了他的期许:“充分挖掘无人机遥用在国土空间规划、效果评估、自然灾害、生态评估等各个方面的用途和优势,把项目尽快落地,出出成效,为东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注入科技动力!随着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组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区管理委员会、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组与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正大桑田(东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两个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现场签订,以及“高频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生态与农业应用示范正大东营园区试验”揭牌,这句话已然从期许开始变为现实!

  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曾经的‘联姻’产下了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这个‘孩子’,我们无比期待着这次合作的‘十月怀胎’的!”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院长孙志刚话语中满是信心。如今,随着新协议的签署和新的揭牌,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擘画出了新的蓝图,一个更加科技、更加生态、更加高效能的新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在向我们款款走来……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