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治论文> 文章内容

我在北大治课助教:访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郑国平(下

※发布时间:2017-9-25 22:59:5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因为马院负责本科大部分公共政治课的任务,开课比较多,班级、学生也比较多,而相对来说马院研究生人数比较少,所以学院是比较鼓励大家担任助教的。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时间选择。马院致力于把公共课打造成北大的“名片”之一,所以公共课需要北大、马院以及本科学生共同的参与和支持。

  郑国平:因为一个原因是来北大是对我考研以来努力的最大肯定,所以常心怀,也常有回报北大的执念;二来是本科期间自己的积累,自己的和实力都比较成熟了,助教工作是我的一个展示平台也是难得锻炼的机会。我对自己选择做的事业,一向比较坚定与保持热情,决定做个不同于本科状态的自己;三来助教作为沟通的主要桥梁,能够接触很多优秀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使自己能够广取众长。

  记者:您做助教工作非常地认真细致,也特别受同学欢迎,比如上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同学的每一份报告和论文您都有回复和修改意见。您是如何想的,或者说如何一直如此高热情地进行助教工作的呢?

  郑国平:其实我感觉我做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多,那么好。客观上说,相比其他政治课程,形策课不需要组织多次的课堂讨论,而是主要以作业的形式;另一个特点是单双周,课程量也比较小,虽然班级人数比较多。我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要认真的对待,要充分了解形策的课程特点去做出合理的安排,不希望给大家带来过多的困扰与负担。

  作为助教,既然已经担起了这份责任,那就是自己的光荣了。虽然研一第一学期学习任务也比较重,但是都会腾出时间与精力来布置有关的助教工作,比如写好每一周的主要事宜通知、组织好大报告的、随时回复同学们的提问等。特别的随着形策课程的开展,我发现大家的态度都很认真,都比较关注助教对他们的作业有没有看,有没有修改和。大家的参与都很积极,大家的诚意我也深深的感受到的,所以给我很大的推动力,特别感谢他们。

  形策课程中同学的论文受制范围较小,大家的度都比较高,我很喜欢看大家多方面的观点,而这对于我自己而言其实也是在学习。大家其实都是很有水准的,当时我整理了一些大家的报告、作业,从倾向上说其实左中右各种观点都有。但我并不因此感到困扰反而很感到高兴,大家能够随心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分析,使得我也从中受益匪浅。

  郑国平:取决于负责的班数和课程容量。带几个班得看主管老师和总助教的安排。上一年是统一安排,一个人带一个班,一个班170多人。这学期有了变化,增加了一个班,我带了两个班,两个班级的学生量大约是270多人左右。

  记者:一个班一百六七十人,如果把论文都看一遍并认真回复,需要占用您多长时间?会和您自己的事情,比如期末产生冲突吗?

  郑国平:对报告以及每份论文,我基本都看了四五遍了。第一遍是电子版,主要统计作业情况以及有个大概的主题了解;剩下的就是纸质版审核,从论文格式、内容、思想性以及论文手法特色等进行再阅读。因为当时决心要推出一些比较优秀的论文并汇编起来,所以在这方面需要严格审核。以内容性和思想性为主,然后从文本出发去品读与理解。因为我对形策本身就有很大的兴趣也比较擅长,学生们涉及的主题,我都有所了解并不觉得陌生。我知道对好论文需要认真的多次的阅读,才能形成一个总的感观,才能做出个比较客观的评定。

  审阅过程是占用不少的时间。每篇小论文都至少七八分钟,加上需要回复等,十五分钟左右是不可少的。除了双休日期间需要用来处理外,还需要在平常的时间里定个要完成的数量指标以及固定抽出两小时以上去审阅,好几次在凌晨一点多才回复。后来到了期末时期,自己论文压力也很大,这两者任务都挺艰巨的,但还是在的安排内优先完成审阅论文的事宜。至于个人的论文问题,能协调稍微延后的就延后,不行的话自然是自己加班加点的完成。

  记者:那您平时在微信群中和大家的互动也很多,比如很详细的提示课程要求,还有温馨天气提示。这让人感觉不仅是时间花费,而常“走心”的。

  郑国平:在课堂上与大家有简单的接触,在作业上又与大家有所思想交流,所以并不陌生的。助教助教,助者,不仅是老师们的助手也应该是同学们的帮助者;教者,不仅仅是在学业上进行引导,更应该在同学们的心理状态、素养行为以及生活状况上有所作用,让大家开心健康的学习并且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是我的;相对助教这个身份而言,我首先是以学长的身份来看待大家,照顾同学们是学长的义务;而且我自己又是马院院研会主负责生活部的部长,在这方面自己也了解的比较多,所以肯定都会挂念大家,乐意为大家服务。

  第一件是点名考勤的事。有一次,似乎同学们来的比较晚,来的比较少,又正逢主管老师的课。所以在主管老师的下,我就进行了点名。本来通过作业自认为对大家的名字都挺熟的,结果由于自己读书少,在点名的时候,发现点错了好多同学。但是大家都很善意的宽容了我,并且很自豪的介绍自己,很有自信。

  第二件是和同学们之间温暖的互动吧。同学们都很积极的跟我互动,也不时的有讨论一些话题;经常在节假日的时候发祝福信息给我;对我的称呼也从助教老师逐渐的变成助教师兄、助教哥哥等,我觉得这体现了亲切感与信任感,我心里感到很暖。

  第三件是比较有创意的事。形策大报告由我们助教各自组织参与,记得有一次由于总指挥处没有安排妥当,导致不少同学无法按照门票上的座次对号入座,都四处分散就座了。这打乱了本来计划让大家在考勤表上签到的安排,好几位同学发消息给我说他们和大部队走散了,问我要怎么签到?我后来想了想,最终采纳了一位同学的,那就是现场将自己的门票和舞台拍到一起把图片发到群里签到。这个方法比较有创意,大家也很惊喜,纷纷秀了一波自己的拍照技术,主要还是为了锻炼大家拍照技术。(笑)

  郑国平: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是很正常的,本身属于大家的意愿的表达。既然是公共课,自然就有多样的个人感受与看法,抵触也只是其中一种而已。但我们正视这种看法,并且马院本身也一直在探索进行公共课的,使公共课能够被更广大的朋友们理解与接受。公共课的难点在于将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将专业性与大众性相联系,这其中包括不少困难与的教学探索。

  公共课的困境是多方面造成的,对此我们都需要做客观全面的分析。就公共课内容架构来说,是存在不完善与不足的。因为公共课的主要框架还是从苏联教科书模式沿用下来,这就造成与中国教育有所出;在有关内容体系上,不少观点缺乏更新、解释不到位乃至过时了。这点在日常同学们的提问中就发现,教科书没释一切,所以教材上需要不断的更近与调整,幻想不变、长久有用的教科书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二就是有关授课老师的风格有所影响,教师对公共课的理解影响学生的兴趣。不少老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讲授,对学生来说就缺乏吸引力。我想造成这个原因多半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看法:那就是本科的公共课限定讲授的标准就是给学生打基础就行了,至于思考研究等那是研究生阶段的要求,这一点我相信他们都忽略了北大同学的知识与智慧。

  第三就是学生自身的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对公共课总习惯认为自己有基础,也理解不少,不太需要再学习。这些看法可能不够谦虚与谨慎,往往也容易、主义或过激主义等,从主观上就带有,不给自己再了解的机会。公共课的内容、用词以及行文都是很有讲究的,多留意为什么要用这个提法,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度也是很有帮助的。

  我认为公共课应该是给学生传递知识体系的,这种体系也应该是式的。但希望大家最好能先去理解它,然后合理,而不是简单的把公共课的问题直接指向马院,这种方式对实题没有任何的解决作用,反而会产生不必要的对抗矛盾。当然马院也支持配合学生,乐意去倾听学生的意愿,会有不足但一直在留意与改善。公共课不仅是马院的责任,更是北大与中国的责任。

  郑国平:科学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科社”)在我本科的学校山东大学并不是划为马克思主义大类的,而是纳入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系的专业。对于科社的争议,山大也曾一度要把其归入马院,以便与各主要大学学科专业设置能一致,但最终考虑到作为传统而又是特色专业,在政管中有富有极重要的影响所以不并入。在北大,科社是纳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科社内容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因此仅仅是各个学校学科设置的不同而已。

  我选择这个专业最大的原因正是它的交融性。这个专业虽然作为马克思主义下的具体专业之一,但是其研究领域颇为丰富,不仅仅是马克思的有关经典还包括现代化、历史、经济、哲学等。科学社会主义在本科公共政治课中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部分,但实质这个学科并不能以某一方面做出概括,在研究生阶段科社依旧是出来的学科。科学社会主义按照普遍的定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性学科,但现实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始终在与时俱进着。

  因为是结论性的,所以得出结论的来源肯定是丰富的,毕竟马克思自己的体系也是包括哲学、文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等等,纳入众多才形成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学科的要求是了解更多学科的特色,这正是我的兴趣所在。也许大家认为研究生比较强调、专业,但我们的专业是更倾向于实现共通。

  科学社会主义的是尊重传统、立足现实、把握未来,将三者统筹兼顾,同时贯穿其中的主轴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学科的就像是它的灵魂,学习一门学科不仅在于知识上,更在于体会并坚守学科。

  郑国平:马院的整体设置是比较丰富的,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向。并且会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研究方向,比如中华民族大复兴等 。

  郑国平:科学社会主义有理论但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专业。一方面就我国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就是在践行科学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对现实情况作出一定的阐述与解释。

  北大马院的研究主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文本的研究即对马恩经典的研究,我们开学的时候学院都会发放马恩选集、毛选、邓选等等作为文本研究的依据,当然这主要是要求了解马恩,真正的找到有关论据,克服;另一个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阐发,本着、思考与发展的原则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偏向于这个方面,当然科学社会主义本身也存在文本研读,但我们还是比较鼓励关注现实,关注检验与发展,所以我觉得其本身可能的研究形式比较活泼,不会过于固定在研究文本之上。科学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阐发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郑国平:一方面是必须研究多学科的,另一方面是实际调研;但最重要的还是自身需要留意与关注身边的事,引起注意的现实往往是作为矛盾体存在。因此关注现实就是关注矛盾,秉承问题意识为导向就能更好的认识到现实,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检验的话,除去逻辑上、理论上、实践上的检验,重要的是自己不断地留意、跟进、反思。因为你可能会忽视很多的因素,从而导致结果并不是真的。所以这方面比较综合,需要理论、实践不断跟进、分析,需要不断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与思考。

  郑国平:我认为这个学科的要求范围是比较广的,所以除去马恩经典之外,需要史学基础比如科尔顿、帕尔默的《近现代世界史》以及中史等;哲学基础比如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体系;国学基础比如孔孟老庄思想等。

  郑国平:世界史方面目前的主流取向是推崇全球化与现代化。因为到了现代,中国也认识到了要自觉推进现代化的建设,这方面推荐北大的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从宏大叙事角度出发的话,可以研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以及孔飞力《叫魂》等;经济方面,可以留意新制度经济学派比如科斯的《企业的性质》、新主义学派比如哈耶克系列作品《通往之》等、卡尔波兰尼的《巨变》、中国经济方面还是主要参考林毅夫和张维迎的书目等;中史方面以杨奎松作品为参考、《中国七十年》等;政治学上以亨廷顿与福山为代表的秩序派《变革中的政治秩序》、《政治秩序的起源》等;文学上的,个人比较喜欢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加缪《异乡人》、东野圭吾系列与明代小说等;哲学上禅《坛经》、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剑桥哲学史系列。

  郑国平:一般不会,开设的课程更多的还是比较直接挂钩的专业课,比如马恩的政治经济学。科社的老师在专业课授课的时候会多方引用各种知识,也会推荐很多其他专业的书目,帮助我们多拓宽视野。虽然可能学习任务比较重,但是经历之后总会有很多收获,因为觉得自己懂得很多学科的知识。

  郑国平:两年制的。大部分社科类的专业现在普遍是两年制,所以我现在也在准备毕业论文了,主要是关于公共政策方面的特别是供给侧的研究。

  郑国平:对,因为公共政策是涉及到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所以我在这方面是比较留意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就是一定要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来进行研究、调查。公共政策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因为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不是很容易的能一次性就完全实现的事,涉及绝大多数人的福祉就是一件大事,这也是中国受到多方压力与质疑的原因。但我们一定要有信心,去努力地改变、改善。

  郑国平:从方法上来说,首先一定会借鉴社会学的方法,从系统观角度去研究。公共政策的实际影响必须要到相关社会领域去了解,才能发现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其次我们也必须要进行模式的建构,将这项政策的影响界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考虑有关影响因素。

  具体而言,首先我们强调组织上的形式。研究需要团队的存在,但我们更要面对的是各方利益团体的存在,一个公共政策的分析致力于从各方的看法中判定出各自的利益取向。当然,很多方面我们无法考虑得很周到,所以我们是允许存在可能的误差的,即可能的偏差;因此第二就是必须不断的修正偏差甚至是错误。在实践中、理论上都需要自觉如此;第三是必须引进多方面的来验证,必须包含理论建构、科技、问卷调查、走访采访、数据库分析等等。

  记者:那你们研究的公共政策会投入实际应用吗?给已经推行的公共政策纠偏或者研究下一步即将要推出的政策。

  郑国平:北大有不少重要的战略研究所,这些研究所承担着许多重要的国家课题,这些课题自然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因为当时正好有个机会,我得以和研究所一起做个课题并参与了大部分流程。当时的课题是关于实施“十个全覆盖”这项民生工程政策的研究,我们都实地的调研过,最后也形成总结报告。这项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基础建设的,所以对“一带一”战略以及推进国内基建都有影响。

  马院也有自己专业特色的研究所,对我国在马克思主义领域上都有建树。虽然从性质上看主要是理论上的研究与各相关材料的整理汇编,但是“哲学武器一旦被人民掌握就会成为巨大的物质武器”。马院最新的课题就是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以来一系列文件文集等整理也就是“马藏工程”,这项工程对中国的影响是必将是巨大的。

  郑国平:这个问题我最近也还在思考。这和当时考研也是一样,又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选择时间点。我正好在马院学工办值班,所以有机会接触不少已经找到工作的学长学姐,也接触了马院各专业的博士们,多聆听他们的看法与经历。但现在还说不定,边走边看。目前比较倾向于继续读博,为社会主义贡献智慧与青春啦。(笑)

  《大学教学促进通讯》:我们是的民间刊物。长期刊载北大名师、校园热点、学生来稿选登。欢迎关注。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