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女,1982年11月出生,安徽滁州人,中员,滁州市实验中学高三班主任,政治课老师。
事迹简介:娟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工作13年,已连续担任11年班主任,她清晰认识到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课内、外注重引导学生们树立好思想、好品德,在她的培育下,一届届莘莘学子成长、成熟、,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她注重自身师德师风的塑造,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人。她连续10年获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她的孩子还没到一周半,年级组希望她当新高一的班主任,她得到家人的勉强支持。日复一日,丈夫要求她千万别当班主任了。当新高一又组建时,年级组希望她继续当班主任,她了,但当年级组说就带这最后一届,她顶着家庭的压力继续上。在工作的忙碌和家人的不理解中,三年又过去了。当她下定决心好好陪伴家人的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年级组要她有大局意识再干三年班主任。面对舍小家为大家的抉择她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对于过去的付出我无怨无悔,对于未来我也会继续努力,不忘初心”。三年又三年,她用坚守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的了学生什么是敬业,什么是诚信。
2009级的王忠同学,由80多岁的奶奶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父母在上海打工常年不回。王忠高一时网络,她细心观察后发现,他是长期没人关心和督促才会这样,经常鼓励他、关心他,生病时照顾他,放假期间经常到他的小租屋去看他和奶奶,陪他们聊天。在她长期的耐心和关心下,王忠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承诺以后好好学习,后来王忠如愿考上了一本院校。他说:“是班主任没有放弃我,她用爱心和耐心我要理想,承诺。”像这样的故事,在她所带的班级中每届都会遇到好几个,每每遇到她都用实际行动学生,让他们切身体会爱与责任。
她是一名政治老师,更是一名,时刻不忘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反复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学习习总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等等。为了让学生们的思想与时俱进,她课外利用大量时间搜罗资料,课堂上“变着花样”让学生们学的津津有味,例如组织班级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践;班会课组织观看《奋斗》《厉害了我的国》,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感、责任感、感。每每参加学校党支部组织的参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她都认真记录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课堂上逐一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铭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同时,她也时刻不忘政治课题研究工作,2017年“一师一优课”《正确对待》获省级优课;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政治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探索》在CN期刊《中学政史地》发表。
她深知青少年学生良好的养成,离不开教育、实践的双重结合。在政治课教学中,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善挖掘、巧引导,通过身边的动人故事、感人场景融入教学,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她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局限于教室内,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的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的一生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课堂上,她讲深、讲透、讲活课本上的每一个理论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始终,结合实例教育学生,抵制,引领学生坚定和理想,打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班主任生涯中,她与学生共同收看每一期《中国》《百家讲坛》,以教育、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课堂外,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诚信”“友善”等主题的讲堂活动,润物无声的培育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注重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每月主题班会、重要时间节点,她都选用热点、社会热点、网络热点话题,引导学生们了解党史国情,关心,增强主人翁的感。
她组织开展好每一场主题活动,如“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经典”,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组织开展“我身边的核心价值观”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头脑。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切身,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她鼓励班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看望孤寡老人、当文明交通志愿者等,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激发他们关心社会、回会、奉献社会的热情,在实践中得到磨砺。自2010年以来,她主动联系驻地军营,组织班级学生参加部队活动,激发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报效祖国的热情,让学生们真切感受部队生活的艰苦、严谨、有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增强自律意识,发奋学习,勇当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比起课本知识的传授,她更注重对学生品德、价值观的培养,她认为在高中阶段学生形成的责任意识、担当以及正确价值导向更能让学生受益终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她时刻谨记习总的谆谆,默默捍卫着三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