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管理论文> 文章内容

中国小伙在学术论文中求婚……论文致谢还能有哪些玩法?

※发布时间:2018-2-19 18:34:4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小伙在文章致谢部分向女友求婚,「Will youmarryme?」

  不过他求婚的文章,影响因子也没上 10……所以,如果有人和你说发了 IF=10的 就结婚,还是果断分手吧!

  其实关于在文章致谢部分求婚的栗子还有很多,比如西班牙生物学家David Tamayo在 Marine Biology上发表的论文、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小伙在 Scientific Report上发表的论文,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啦!

  通常在一篇学术论文中,如果我们在参考文献前停下来,大部分情况下会看到致谢部分,但一般情况下,这一段致谢会被读者和审稿人所忽视。

  当然,也不是所有论文都有致谢部分的,此前 Paulhus等人在 Plos one发表的一个与论文致谢相关的研究表明,约有 67.1%的文章结尾有致谢部分,其中以生物类的文章最多,约 83.6%。

  致谢作为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部分,其中彩蛋也不是一般的多。不论是对虚拟人物的感谢,还是自怨自艾的抱怨,抑或是犀利的评论,我们都可以在致谢中看到。

  大多时候,文章里的致谢可能都是诚挚的感谢,但是有时在致谢背后往往藏着作者对编辑、对审稿人、对基金委员会、对导师或者实验室成语的满满埋怨!

  「我感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定期我的(真诚的)关于实体工作的申请(参见 Szent-Györgyi,1972),从而我转行进入理论工作。」

  作者吐槽基金委不给予支持,只能转向理论研究,当然这篇理论性的文章,被引用了 2 500多次!

  「这项工作得到了意大利大学和研究部的支持……但该部尚未发放研究经费,目前还不知道经费是否会发放。」

  和的那条类似,乍看之下,并没有啥问题!但是 Slayer是一个美国著名的速度金属乐队,这篇文章发在 Science上。

  而且,这两篇文章都来自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有在致谢部分用部分假名和趣味词语的传统!果然是大牛搞怪都高端……

  「我们要感谢卡拉米勒某个早晨睡迟了,这让蒂姆和史蒂夫有些无聊」,还有感谢人早晨睡懒觉的这种操作吗?

  不得不提,文章的致谢是一个可以一展所长的地方,被科研耽误的段子手们可以尽情在这里发挥自己的搞笑天赋;被老板的搬砖工们也可以心的愤懑;有女盆友的科研狗们也可以花式秀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