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中国书法家系列传记杨杰小传

※发布时间:2018-9-2 8:57:0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测试我的另一半杨杰,斋号“未央堂”,别署“懒人”、“王屋愚人”等,河南济源市人,历届河南书协唯一女性,“中原书风”的守望者及代表书家。书作苍劲大气,清刚雅正,独树一帜。

  杨杰出生在一个基层干部家庭。她的父亲曾任豫北某县县委副。她的父亲是一位干部,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孩子们谁拿几张带有“县委”字样的稿纸写作业,就会受到父亲严厉的。因为姊妹多,家中还有老人,父母的工资不足以支撑这个大家庭的开支。作为子女中的老大,她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参加工作,为父母分忧。

  辍学后,杨杰成为新乡地区汽车修配厂的一名汽车修理工。后来,因为平时爱读书,被挑选到公司去当打字员。再后来,又做秘书和专职团干。工作需要办板报,她就写毛笔字。197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开始与书法结缘。她在当打字员时,一个送的年轻人找到她,求她打印一份书法培训班的课程表。得到这个宝贵信息,她岂能放过?她就和他讲条件,让他介绍她参加这个,最终如愿以偿。新乡市图书馆的老馆长热爱书法,免费提供场地。当时授课的有冯志福、丛迈、段炼等新乡的书法名家,学生不用交任何费用。学生中既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几岁的孩子,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基础。杨杰被书法的精深所吸引,如痴如醉地其中。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杨杰内心高兴,但又深深自卑。她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什么也没学。初中没有读完又辍学,而高考考的都是高中的东西。因为底气不足,77、78连续两年她都徘徊纠结,未敢报考。到了1979年,她终于下定决心报名,报名到考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对于一个从未进过中学校门,只上过一年多小学办的戴帽初中的女孩,在没有任何的情况下,她手拿一本高考复习大纲来到书店,购买了一些与考试内容有关的资料,开始了她的备战之旅。为了不让单位知道她报考,一天假也没有请,完全靠业余时间做准备。后来听说出榜了,晚上她拿着手电筒去新乡市教育局,当看到对面墙上红纸写的取录榜上有自己的名字时,禁不住热泪盈眶。她感到新的生活即将启航。她很幸运,虽然数学考了很低的分,总成绩却超出重点院校的分数线。她填报了郑州大学。运输公司当时是社会上令人羡慕的单位。家里和朋友听说她报考都劝她慎重考虑。她不为所动,下定决心上学去。

  1979年的秋天,杨杰踏进了郑州大学的校门。大学四年,杨杰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蝉联校级三好生。虽然学的是中文,但她一进校门,就加入了郑州大学书画社的活动。由于自己曾过培训,有些基础,书画社还派她去为教外教老师学习书法。那时,一个宿舍8个人,分上下铺,一张桌子大家共用,每天的课都排得很满,加上还有早自习、晚自习,时间和条件都不具备书法,但她还是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经常写。

  在书法界,杨杰没有正式拜过老师,在她心目中,大学教授李志敏先生是她终生难以忘怀的书法老师。1981年,对杨杰而言,是不寻常的一年。其一,她认识了李志敏老师,得到他的指导。那年郑州大学请大学的法律专家李志敏先生到学校律,因为他是一位草书大家,北大书画社的首任社长,学校就举办了一个书法,请他讲授书法。杨杰去听了,还向他请教了很多问题,他也记住了这个爱提问的学生。此后他还不断地寄些碑帖资料给杨杰,杨杰经常通过书信向他请教书法,他不厌其烦地回复解答。当年李先生这些珍贵的的信件杨杰一直都完好地保存着。信中李先生教她怎么选帖、临帖,读哪些书,甚至给她开书单。鼓励她无论多么都要,不要放弃。李志敏(1925—1994),祖籍河南南阳,在湖北出生,大学名教授,他在法律界的影响了其书名。他曾任中国书协理事,因去世早,当今书法界知道他的人不多。书界多位大家对李志敏都有评论,说他功底深厚,具有创造力,“引碑入草”,独树一帜。有人还把他和林散之并称为当代草书大家。其二,她参加了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并获得励,那个竞赛涌现了一批人,也由此奠定了一些人未来人生的,如华人德、白谦慎、曹宝麟等,都由此起步,成为书坛精英。这个经历对杨杰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让她在困难中书法。

  1983年大学毕业,杨杰被分配到河南省文联工作。一年后她参加首届中原书法大赛,获得三等。1985年,河南省和日本王铎显彰会在郑州省博物院举办了王铎书法展,展出王铎的作品及村上三岛临摹的作品,对她影响巨大。这是她第一次观看王铎的原作,王铎的书风令她震撼,她即刻成了王铎的超级粉丝。

  1984年,她加入河南省书协,1991年加入中国书协。1998年,她与开映月女士等几个女性书画家一起,创办了河南省妇女书画家协会,任协会常务副兼秘书长。2001年,担任省书协常务理事,兼任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她由省文联副调任省社科联副,后任党组、,在那里工作了10年。2007年,被选为省书协副。2013年省文联换届,组织安排她又调回省文联任。社科联是意识形态的重镇,理论氛围浓厚。她在社科联工作期间,交往了不少专家、学者,提升了她的理论水平,开阔了视野,让她收获良多。

  不论工作有多忙,在能够支配的时间里,她都义无反顾地献给了书法。她谦称“王屋愚人”,她对理想的锲而不舍,堪称一位不折不扣的愚公后人。

  2015年,河南省书协换届,组织上寻找、考察一位能够担当重任的人。综合考量的结果,省书协这个沉甸甸的担子,落在了这个一直处于书坛边缘从不张扬的奇女子肩上。

  杨杰兴趣广泛,尤其喜欢文学,年少时曾有过文学梦想。在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时,杨杰因为是全优生,可以自主选择工作单位,她选择去省文联。这是理想主义的选择,显然与实现文学与书法的梦想有关。她想去《奔流》当文学编辑,未能如愿。组织上说新建的组联处需要她。她默默地服从。这个处功能颇多:组织人事、联络协调、机要文秘,还负责创办了内刊《河南文艺界》。工作十分繁忙。由于她具有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干,又有很高的情商,上级部门一直把她作为难得的女性干部任用。处长,秘书长,副,,一直运行在行政的轨道上,而她心仪的“业务工作”总是擦肩而过。

  杨杰毕竟是中文科班出身,其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方面的深厚,具有很高的写作天赋,上大学时就发表过小说和散文,在校园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她的毕业论文发表后,刚毕业的她便受邀和其他古典文学专家一起,参加当代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唐圭璋主编的《唐宋词鉴赏词典》的撰写。后来,她又应邀参加了《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的撰写。多年来,杨杰在书法创作的间隙,也断断续续地从事着散文的写作。数量不多,但每每出手,都会引起激赏、热议,包括散文家的赞许。《等你一句话》、《金子》、《带走一盏渔火》、《树萌》等篇,或获,或被《散文选刊》选载,或被收入散文选集。《树盟》是她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发表后广受赞誉,堪称经典。《树盟》以树喻人,委婉地表达了她的人生理想。

  如果命运安排她大学毕业从事文学编辑,也许她早已是一名知名作家,但她从不抱怨。她努力在现有的岗位上做到最好。她办事极其认线年,她当选为省书协副兼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在外人看来这只过是一个社会兼职,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内容。但杨杰却把它当成责任,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履职,做得风生水起。女性书家在河南整个创作群体中不到5%的比例,属于边缘群体。可在8年时间里,在没有经费和专职人员的情况下,她团结带领河南的女书法家,开展了近百场女性书法活动,如“祖国颂——当代著名女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皖豫甘琼四省女书法家作品联展”、“当代女性书法研讨会”等。有些活动开全国风气之先,把河南的妇女书法工作推向了全国领先行列。河南女性书家群体随之名动全国,外省竞相邀请河南的女性书家前往办展交流。对于这些,她从不张扬。

  2015年12月17日,杨杰全票当选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在选举结果揭晓后,她接受了的专访。杨杰坦言,能够当选省书协,不是她的字写得比别人好,而是大家期望她承担更多责任,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服务。“既然组织信任我,广大的会员信任我,我就要努力做点事。”省书协换届关注度之高超过历届,但杨杰上任后没有唱什么,也没有针对自己的各种宣传,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行。大家欣喜地看到,前几年信满天飞、网上帖子频现的状况消失了,河南书坛平静了,河南书界团结了,大家的精力开始转向提升艺术水平和做事上。书协制订了五年规划,“刘禹锡杯”全国书法篆刻展、“汝帖杯”全国书法邀请展、“‘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魏碑圣地·全国魏碑书法大赛”、“翰墨中原·河南省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中原风——河南省篆书作品展”“中原风——河南省789书法篆刻作品研究展”等活动使河南书坛重新回到以书法为核心的轨道。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原风——河南省书法美术摄影作品晋京展”,是“中原书风”向首都观众的一次成功展示,也是河南书法的一次华丽亮相,在京城刮起了“中原风”,河南书法再次让书坛刮目相看。首设的“翰墨中原”届展,是针对河南省书协长期没有一个连续性的高层次展示平台而设立的,这个展览平台的设置填补了河南书法的空白,成为可以和全国相对接的全省最高规格的书法篆刻作品展,是对河南书法队伍的一次大阅兵,也是为发现书法新人搭建的平台。展览的成动举办,推动了全省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丰富了“中原书风”的内涵。这些举措如果下去,必将显示出对河南书法的推动作用。

  在人才济济的河南书坛,杨杰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由于她重任在肩,工作繁忙,双休日也常常用于工作,书法创作都是利用夜晚有限的时间。因此,她的书法作品在数量上称不上高产,但她在质量上对自己要求很高,不满意的作品绝不随轻易拿出;每每出手,皆是上乘之作,呈现出一种内涵丰饶的人文景观,个性极其鲜明,苍劲洒脱,卓而不群,常令人刮目,由衷赞叹。她习书几十年不断,有扎实的功底。早年自唐楷入手,临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等,小楷临钟绍京的《灵飞经》,隶书临《张迁碑》《石门颂》。后着力行草,回溯魏晋、二王,继而米芾、黄庭坚、祝允明、王铎、傅山等人。她多次参加中国书协和国内外的重要展览,并被收入多种作品集和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碑林、画廊收藏。2000年出版《杨杰书法作品集》。先生评价杨杰:“她的行书,先前多受王铎、米芾的影响,后来博采众长,既强其骨,又重内涵,最终形成自家面目。……创作本身就是一种的穿越,而作品自然也是的果实。生命的,历史的思考,汉语言文学的功底,古典文学的造诣,都一点一滴地着杨杰的书法,并在他的作品中发出声响。放达与婉约,险峻与平易,纵横与闲雅,矜持与率真,不同的韵律时隐时显,时强时弱,而诗情的流动是一贯的。这种大气的追求和诗的,使他一开始就摆脱了为书者书的匠气,而具有一种文化人格的气韵。”(《[杨杰书法作品集]序言》)李一先生评价杨杰书法:“在现当代书法史上,出现了一批走出‘庭院空间’,迈向‘社会空间’的女性书家。杨杰是驰骋于当代社会空间的佼佼者。她作为一省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军人物,在‘社会空间’既展示了领导才能,又展示了书法个性鲜明的风貌。杨杰的书法,以碑学为基,又吸纳帖学之精华,苍茫朴拙,沉着痛快,总体上呈现出雄浑正大的气象。观杨杰之作,使我想到妇女书法在当代书坛作用和影响。想到书法风格与性别之间的关系,想到从古代的闺中书法到当代的妇女书法的发展变化。如果说古代的闺中书法是以秀雅为主的话,那么到了当代的妇女书法,则是各种风格并呈百花齐放了。……观杨杰新作得到的是,随着女性书家数量的增多,在由高原到高峰的途中,女性书家不仅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而且是创造时代风格的主力。”(《杨杰书法的》)西中文先生认为杨杰书法艺术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其书以线条质量取胜。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质量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和灵魂。杨杰紧紧抓住线条这个最根本的环节,不断提高其线条造型能力。杨杰笔下的线条平实柔韧,筋劲骨强,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正是杨杰以北碑为基打下的扎实功底。杨杰早期的作品,用渴笔、飞白较多,线条富金石味而变化较少。近年来,她的作品渴笔减少而变化增多,雄强的气势不减而内涵更加丰富,作品更加耐看。二是气韵双佳,以气为主。古来论书,或以气胜,或以韵胜,杨杰书可谓气韵双佳,而以气势为主。观杨杰书法,气势磅礴,天风浩荡,奔腾澎湃,痛快淋漓,如乘轻舟下江陵,猿声啼处,一日千里。在杨杰的诸体书中,以仆之,当以行书第一,草书第二,其次隶书、篆书、楷书。杨杰之行书,于帖派径之外别启新途,受碑体影响明显,大体是碑体行书的一种形式。与康有为、吴昌硕、林散之、陶博吾等前贤一脉相承。三是她的书法透着既沉稳深刻又睿智达观的文人。(见西中文《百炼精钢绕指柔——杨杰书法摭谈》)姜寿田先生评价杨杰书法:“作为河南书坛领军人物,杨杰将自己的书法创作融入中原书风的整体格局中来思考,而对中原书法的担当与擘划要高于她对自身书法的注重。对她来说,这是责任所系,是对中原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关切、担当所系,近三十年来,河南书法在全国书坛,一直挺立潮头,以中原书风享誉。进入21世纪,随着当代书法的经典转向,二王帖学风靡书坛,以王铎为代表的“明清调”大草书风不缘化,从而对以雄强著称的中原书风构成挑战。是时风,还是立足中原书风,适时变革,成为杨杰包括整个河南书坛所潜心思考的大局问题。对此,杨杰有着地认识。她认为中原书风是历史地形成的,既有着传统的承继,也有着现实的拓化。即使面对危机,也应该中原书法传统、勃发向上,书写正大气象。任何时风都会随时间而改变,只有书法传统的根本不会改变,因而,她认为应大力中原书风,这确实是明智之举。”“杨杰用书法诠释其坚强的生命人格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因而她的书法已超越形式化的笔墨本身,而成为内在生命的象征。同时,她将自身书法投入到整体中原书法的宏大事业建构中,从而也使她的书法超越了小我而了时代。”(《中原书风的守望者——杨杰书法蠡评》)杨杰是中原书风的坚守者。她认为,随着大众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全国书坛的多元格局,河南书法也进入到一个多元时期,书风趋于多元,但整体的审美取向和风格还没有大的改变。用书坛已经认可的符号去概括、描述河南书法,比较容易识别地域特色。更重要的是,中原书风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正大气象。从历代书法看,留存下来的经典之作没有丑书、怪书,全都是正大气象,这些作品的审美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大众审美,代表了大家共同认同的一种审美标准。中原书风应该传承这些。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原书风不仅仅是地域书风,它在传承、中国方面应该有所担当。她的作品明显受到古代先贤和早期中原书风的影响,行草书碑帖结合,有碑的雄骨,也有帖的洒脱。她的审美取向与生俱来,从小即有英雄情结,渴望当兵,报效国家;她的血脉里奔涌着中原人厚重豪放的基因。加上她对中原大地独有的碑资源的关注,对王铎的神遇,又有中原书风代表书家的浸润,就不难理解一个外表纤弱的女子,何以能够写出如此阳刚大气的作品,营造出凝重、古拙、的审美境界。2016年,杨杰被《中国书法报》评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女书法家”。她是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后劲的文人书家。可以预期,随着工作担子的减轻,能够支配的时间增多,她书法创作的黄金期将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