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世界文学评论》第十三辑目录及内容提要

※发布时间:2018-10-8 1:48:2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文学研究与文学,从本质上来说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其目标都是寻求真知与得到真理。然而,文学研究与文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我们应当如何从事文学研究与文学?文学论文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与特别的讲究?语言文学各专业的学位论文究竟有什么不同的规范?本文对以上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解析,做出了回答。

  内容提要:王怀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协理事、诗歌学会副会长,曾获文艺作品诗歌、西海固文艺作品诗歌、首届《黄河文学》双年、《诗选刊》2008年度中国十佳诗人等项。在中,王怀凌结合自身经历,谈其写诗的源起,故乡对他创作的影响,谈到他诗歌中蕴含了地域文化的主题,对诗歌语言及形式的看法和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评价以及古代诗歌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最后,针对诗坛的现状,他谈到诗歌必须要有独特的语言和意向,评判好诗的标准并非社会活跃度与获取的项数量,而在于诗歌本身。

  内容提要:在长篇叙事诗《迈克尔》中,华兹华斯不仅表达了对劳苦大众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而且体现了其对“人,自然及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思考。诗人在诗中建构了一系列的地理空间,并将这些地理空间与人物的悲剧性命运联系起来。本文将以诗中具有典型性的地理空间,如山野、小屋、城市和幽谷为例,结合迈克尔一家人的命运,探讨这些地理空间所蕴藏的涵义,以地理空间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内容提要:在严重到人类发展的情况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诞生于美国。它在生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超越了生态在范式和认知上的局限性,深入探寻危机产生的社会、经济、及文化根源。在发展迅猛,但在中国发展缓慢,几乎淹没在生态的话语中。在文学界和美学界近年来的“”与“生态”之辩中,“”更因被认为含有“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遭到部分学者的和忽视。因此,应当在加强引进理论的基础上,致力于探索适合本土文学特色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内容提要:奥康纳临终前完成的《审判日》是对她最早发表的《天竺葵》的故事改写。通过对其进行叙事学分析,并放入相关作品和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可以得出奥康纳小说中的种族观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前期小说多关注白人的内心困境,黑人或成为追忆中白人确证自身的他者,或成为北方工业文明入侵南方的隐喻;后期小说则将黑人与白人平等置于被困境地,指出人类的罪性与救赎。奥康纳的教立场使得现实存在的种族问题难以直接出现在小说里,但从具体化了的教关怀中,仍能看出作家所具有的教的平等,以及作家不断突破的成长。

  内容提要:自传之“我”复杂多变,阐释维度也倾向于多元化,自在之我、叙述之我与镜像之我是其中的三个维度。在癌症回忆录《当呼吸化为空气》中,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与科学家保罗·卡拉尼什记录了自己患病前后的真实生活与深沉思索,在多重的再现中完成传主“至死方休”的完美追求者的身份寓言,启迪人们不断思索生与死的意义,珍惜当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充满正能量。

  内容提要:《三部曲》是英国著名作家帕特·巴克的战争小说,描绘了一战期间发生在英队、和医院等不同领域内的男性与男性间的支配与,而这种男性关系与著名性别学者瑞文·康奈尔所提出的霸权性男性气质与其他男性气质间的关系具有极大相似性,本文试图从关系和情感关系维度,分析书中霸权性男性气质群体的支配后果,以及其他男性群体的结果。

  内容提要:《时间之间》是对《冬天的故事》的现代性改编,“时间”作为一个抽象形象在文本进行中具有多重复杂意义,珍妮特·温特森运用嵌套式的叙事方式,在空间叙事上表现出后殖民特征,同时构建出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对照。这对于在现代理解莎士比亚作品有着全新的意义,特别是更深层的感受莎士比亚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

  内容提要:欧里庇得斯的悲剧《美狄亚》对于包括赫西俄德《神谱》在内的希腊原生素材进行了选择和加工,透露出作家本人的和立场。在反映女性地位这个问题上,欧里庇得斯给予了我们历史记述所未能提供的参考。本文在细读悲剧《美狄亚》的基础上,从才女、妻子、生育者、悍妇四个角度入手,全面分析美狄亚形象特质,指出其与古典时期女性定义的冲突,从而探讨彼时父权社会的女性地位。

  内容提要:《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被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它们用极端的想象、惊人的洞察力、极度的变形、精准的预见性,犀利主义、科技、极权,描绘出一幅无情的死亡之景。本文将着重分析乌托邦中人类正常情感和人之为人的是如何被异化和消解的,提出三部曲表面上是反人性的,但其终极关怀始终是人自身,悲剧性结局实际上饱含着作者对人、人性的深沉关怀。

  内容提要:在获得诺贝尔文学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塑造了一位极具生命力的音乐家形象。本文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命力与种种情感的关系比作河水与两岸的关系,由此探讨主人公生命力的成因及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首先由克利斯朵夫的亲情关系溯源,接着归纳了克利斯朵夫生命力骤升时期的情感关系,最后着重探讨了情感关系对于克利斯朵夫生命潜流趋于平稳,最终缓缓归入大海的影响。

  内容提要:在著名女性学者达琳·M.尤施卡(D. M. Juschka)《性别符号学:身体/身体》一书中,针对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小说的研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内容,在她的研究中,尤施卡着重讨论了——尤其是素和二元论——及其如何在性别/性符号系统中扮演角色。而在尤施卡讨论的过程中,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经历了一场实际上稍显“困厄”的性别符号学之旅。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尤施卡有着解构主义倾向,反对西欧二元主义,另一方面,她又自觉地运用了结构主义的方法,展现出女性主义研究的普遍状态。对于本书的研究,正是对当代女性主义范本的一种针对性研究。

  内容提要:著名的华裔美国作家哈金创作的《南京安魂曲》一书,突破了旧有的思考和书写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书写日本侵华战争的新范式。他的作品,没有试图通过戏剧冲突来塑造出日本侵略者、无情的形象,就此或贬低日本国民,重启中日之间的国族矛盾话题。而是以冷静、克制的笔调,书写了人们(中国人、日本人和欧美人)在“南京大”事件发生前、发生时与发生后的所作所为。在哈金的笔下,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与,在一定的条件与下,的也可能做出的;而传统叙事模式中的,在灾难中也可能展现出其善良人性的一面;善与恶共存在人性当中。

  内容提要:自人类学诞生之初,学者们以研究“原始族群”为起点,怀抱着研究、记录、理解乃至保存“异文化”的学科抱负。因此,对人类学者而言,文化是否可以“互译”,如何真实的还原其线年代,随着殖民者大量殖民地,人类学者相继陷入失去田野调查点的困境,学科内部甚至爆发了一场长达数十年的“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之争,学者们就人类学者能否直接使用资本主义来研究“原始族群”展开激烈的讨论。其中格拉克曼与博安南就非洲的“原始法”展开了激烈的争执,两者各执一词,了后来长达数十年的法律人类学之争。两者争论的实地资料编撰成了1955年出版的《北罗德西亚巴洛特兹地区的司法程序》与1957年出版的《堤夫人的与审判》,且都成为了法律人类学的经典民族志。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法律的实质主义与形式主义之争,也有人表示这是人类学民族志的文化翻译与文本危机。

  内容提要:《律政俏佳人》由罗伯特·克蒂克执导和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制作的校园喜剧电影,在两岸三地一共有四种不同的译名。本文通过比较四种译名,研究两岸三地在《律政俏佳人》片名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从而探讨翻译景观下的文化意蕴。

  内容提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的形式在步步革新。尤其是明清时,值得一提的是夏言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在那个历史特征显著、民族统一,但仍潜藏社会发展危机的时代下,夏言文学成为实现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则结合了现代对于明清文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夏言的个人经历,对夏言文学作品在明清时期的影响作了更深层次的剖析以供参考。

  内容提要:钱澄之,明清之际重要的诗人和学者。康熙三年,钱澄之重返抗清之地福建时,眼前“物非”的悲痛事实让他对过去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失落和虚幻感。文章试图通过对其重返福建及别闽后的纪行诗研究,说明钱澄之由一名致力从事复明活动的战士转变为像陶潜“结庐在人境”的遗老的转变轨迹。

  内容提要:诗人邹惟山依据比较文学学科背景,将商籁体与中国楚骚嫁接,既赓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和屈骚的家国情怀,又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使其诗得其魂魄而元气充沛;在传达手段上则继承了汉诗的语言学资源,突破了全篇性整齐的难度,别开一面,新人耳目,为包括形式建设在内的新诗诗学规范建设做出了有益探索;在诗情的气质底色和应物感发诸方面,其独特的个性也都清晰可感。

  内容提要:1928年前后,创造社和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太阳月刊》等上开始文动。“左联”成立后的左翼文学立足于观照现实社会、人民群众、反封反帝的阶级立场而展开,社会经济分析小说应运而生。社会科学学说的介入,使得农村问题的表现进一步拓展深化。洪深的作品也在从五四乡土小说发展到30年代经济分析小说这一文学脉络里,本文试图借助社会经济学文献史料分析其话剧“农村三部曲”,进而对前述问题加以探讨、叙述。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热”的兴起是80年代中期的事,但《美食家》确是一篇较早在比较深刻的意义上思考文化问题的作品。它以探讨“吃”文化为主,但又不局限于此,还与对特定历史时期某种社会现实的反思结合在一起。通过文本细读,可以显见的是,在80年代的历史语境下,“文化”主题已置于、时代主题之上,小说中作为文化符号的“吃”,已经超越了,而具有了深刻而丰富的意蕴。

  内容提要:阎连科的《炸裂志》以地方志的形式呈现了当代中国乡村不断“炸裂”的历史演进,它以强烈的表现力描述了乡村城市化进程里种种极属兔的今年多大端、夸张、荒诞的景象,其间交织着乡土记忆的延续与逐渐式微,乡村进化过程中的之变,以及颇具传奇色彩的从乡村过渡到城市的兴衰寓言,从这部寓言里我们可以读懂关于当下中国乡村发展的某些情态。

  内容提要:刘澍德的小说《桥》描摹了合作化初期农民从个人发家致富共同富裕的合作化之的故事。集体胜利的同时,也是个人的退场,农民高正国在被过程中体现了转变之难、转变之痛,其背后隐含着作者对农民危机的关注。本文试从当时合作化热潮的背景谈起,以高正国这个老农民为例着重分析农民在合作化转变过程中心灵苦痛,关注农民在中面临的危机,探讨合作化中个人与集体关系,以不同维度重新反思合作化和合作化小说。

  内容提要:曾大兴教授多年来倾其全力于文学地理学理论研究,其新近出版的《文学地理学概论》是对文学地理学作出全面谋划、完整思考、系统论述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标志着文学地理学学科初步建成。此书作者有很清晰的学科意识,力主在文学学科现有的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的三个分支之外,增加文学地理学分支,形成文学史和文学地理学双峰并峙的格局。本书紧扣以下核心问题而展开,即在地理中生长出来的文学,它与地理之间关系如何?全书围绕这一核心,聚焦于文学家、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者、文学景观、文学区等五个要点,形成了完整而逻辑自洽的学科知识体系。全书问题意识突出,各章逻辑紧密,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世界文学评论》创刊于2007年,出至2012年(共17辑)因故改版为高教版,现已出至第13辑(共出29辑),栏目更为丰富、版面致力精简、内容更加扩展、质量有所提升。凡具有创见之学术论文,不论短长、不论语种、不论作者资历,皆可容纳。欢迎、合作!现收第14辑,2018年末出刊。欢迎!邮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