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中国科幻文学在何方? ——与科幻作家陈楸帆一席谈

※发布时间:2019-12-30 1:41:1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琼海12月12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叶海声) 第四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期间,记者采访了参加论坛的科幻作家陈楸帆。

  陈楸帆:在这20年中,刘慈欣先生通过两部力作:长篇小说《三体》三部曲,及由中篇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院线电影,让中国科幻从边缘文类大众文化,甚至输出海外,辐射全球市场,国际化。引发了很多讨论,包括科幻究竟姓“科”还是姓“文”,科幻与现实应该保持怎么样的距离,中国科幻的“中国性”何在,以及困扰好些人的“科幻如何大众”的问题。

  陈楸帆:先看市场现状。科幻小说尽管起源于19世纪初工业的一种类型文学,诞生时也是面向最广泛青少年与大众的“通俗文学”,但经过两百年的发展,面临媒介竞争激烈,读者注意力资源被摊薄的外部冲击,也面临着题材同质化严重,形式创新不足,过度精英化、圈子化、内卷化的内部困境。而在中国市场,马太效应非常明显,据相关报道,刘慈欣作品占据了原创科幻图书市场销量的百分之八十,这种情况既正常又不正常,说明科幻人才梯队还没有建立起来。

  陈楸帆:举个最为经典的例子,在2016年1月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星球大战》系列全球范围内创造的产值高达300亿美元,其中不仅包括来自电影票房的62.2亿,2019年最新数字已经达到82亿,还包括带、DVD及数字视频134.48亿、图书出版18.2亿、电子游戏34亿、玩具销售121.07亿件,特许授权商品的授权收入8.25亿等等。可以看出,比起广义的衍生品市场,电影票房收入只是很小的一块,更不用说图书出版,它们是真正面向最广泛消费者,制造文化热潮的大众商品。

  但这样的情况经历了长期的努力,经历了近百年从漫画、、图书、影视、游戏、主题乐园、全产业链的漫长生长与探索。文学作为叙事的根基,作者作为创意的源泉,绝不是缺席的,而是一直深入地与各领域的从业者互动,甚至直接参与到许多大众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比如阿瑟克拉克就与库布里克共同编剧,诞生了影史杰作《2001:太空漫游》。可以说,没有刘硕和关昕科幻文学的引领,就不会有今天称霸全球的好莱坞科幻影视文化工业。

  陈楸帆:在《流浪地球》成功之后,中国影视圈掀起了一股科幻电影热潮,许多电影从业者纷纷拍起了科幻片,言必称“刘慈欣”、“《三体》”,却对科幻、科技了解得不多,认为只需要看几部好莱坞科幻片,花大价钱请特效团队,买大IP,用流量明星,就可以能征服市场和观众。今年夏天另一部国产科幻的史诗级失败便证明了这样的“大干快上”并不能换来成功。

  陈楸帆:我们更需要踏实地提升科幻文学创作水平,扩大作者队伍,开拓题材与风格的多样性,寻找与中国情感、中国文化、中国相连接的中国科幻故事。对于创作者来说,也许有三个维度值得努力: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从依靠人口红利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的传统经济模式,向依靠科技创新与制度优势驱动的新型现代化社会升级。在这过程中,大力发展航天科技、量子物理、人工智能、5G通讯、生物基因、区块链等面向未来的尖端技术。如何让技术为所认知、理解、接受,将成为国家能否顺利转型的文化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科幻创作者应该主动地接触、学习、吸收最新的科技发现与,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并为创作素材。可通过或民间机构组织的科技企业采风活动、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等,深入第一线进行交流探访,建立密切联系,让科技与科幻真正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创作出真正反映时代科学与的优秀作品。

  科幻作品要大众,“出圈”“破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要求创作者广泛了解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媒介形态、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审美特征,为我所用,有技巧、有策略、有创新地融合不同的艺术形式与表达方式,突破小圈子的自娱自乐与固步自封,真正做到为大众所喜爱,为社会所接受。

  在这一维度上,有许多可以借鉴参考的例子。比如近年来,国漫、国潮兴起,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与二次元、时尚产业、衍生品市场进行融合,取得了巨大成功。儿童文学市场方兴未艾,创造了惊人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作为少儿科幻市场,却仍然是一片蓝海,等待更多有志者调整心态,为亿万少儿创作适合他们阅读与欣赏的科幻作品。

  现象级电影《流浪地球》向我们展示的,一场想象性的全球生态危机,让我们本来已经熟悉的世界秩序被全面,其审美经验是陌生化的,却不是与现实完全没有,观影引发的大众对于当下、、科技与价值观的反思与警示,远远超过任何形式的科普宣传与,这也是科幻的价值与意义。

  人们越依赖科学、越相信科学,同时也就对科学越和疑虑,也就越需要超越科学的视野,需要人文的关怀,但这种超越和关怀又越来越无法脱离科学而存在,依然必须与科学共生共存。这是科幻能够大众的人文维度。

  刘慈欣先生曾说过,在历史上很多大国崛起的过程,都伴随一种大规模的科幻现象,也就是将超现实的想象蓝图变为现实的科技与社会变革。可以这么说,今天,科幻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文学范畴,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思维模式。

  

关键词:中国文学分类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