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学论文> 文章内容

一切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

※发布时间:2018-4-22 1:54:1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唐仕友是重庆梁平人,1992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想当一名普通的内科医生,但命运的安排,让他误打误撞成为精神心理病学医生。经过二十多年磨砺,他成为了三峡库区精神心理病学的“领头雁”。

  平湖分院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在这个幽静、鸟语花香的美丽之地,唐仕友了他的行医生涯。

  “我大学刚毕业时,按照医院分配,干过放射和内科。1995年开始,主攻精神心理病学。当时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全靠老一辈传授和自学,但很快我就爱上了这门专业。”唐仕友回忆说。

  接触精神心理病学仅仅三年时间,唐仕友就因技术拔尖、爱岗敬业、业绩突出,被提拔为精神科主任。2003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成立,唐仕友担任了精神科老年病区主任。2007年,不到四十岁的唐仕友成为了平湖分院副院长兼精神科老年病区主任。2014年,他晋升为主任医师。

  临床是技术的根本,是医学理论的源泉。唐仕友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深窥精神心理病学堂奥,成为一方名医。从2002年开始,他勤学苦钻、笔耕不辍,在学术期刊发表医学论文十多篇,主持多项市、区级科研项目。其中,《歌唱疗法对老年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恢复期精神症患者探索性眼球活动的研究》、《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症社会功能的影响》等多篇论文获。“综合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获市级科技,“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系统评价研究”获区级科技进步。

  唐仕友在精神心理病学领域的成就,也得到了业界认同,担任了医学会精神专委会副主委、精神残疾康复协会副主委、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心身与行为医学专委会委员。

  唐仕友涉猎广泛,技术全面,在诊治老年期抑郁症、躁狂症、精神症、老年痴呆、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老年期心理障碍等疾病方面独树一帜,是许多老年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良师益友。

  “老年精神心理疾病的病因复杂,有先天性精神障碍,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有慢性疾病引发,有家庭社会心理导致,必须认真分析判断,不能盲目一刀切。要根据病情对症施治,采取合适并规范地药物、物理及心理等综合治疗方式。”唐仕友说。

  在面对患者时,唐仕友“一切为病人着想”,彰显大医精诚。2005年,他接诊了奉节一男性精神症患者,住院一个多月,各种治疗手段用尽,病情不见好转,家属多次想放弃。唐仕友耐心家属,再治疗一周,患者竟奇迹般地康复。“就差最后一步,如果我不,就前功尽弃了。”唐仕友感慨道。

  2000年,万州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找到唐仕友,她因疼痛、腹痛腹泻、睡眠困难等症状,在许多医院治疗了几个月,不见好转。唐仕友诊断其为因病变的焦虑抑郁症,只给她开了几毛钱的阿米替林,她当时不敢相信:“这药能治病?”一周后,她欣喜地对唐仕友说:“我花了几百上千元没治好的病,被你几毛钱的药就治好了,真是太神奇了!”药不在于贵,有效才是好药,这再次体现了唐仕友一切为病人着想的行医旨。

  在精神心理病治疗中,常常出现这样的误区:患者住院治疗两三个月,出院后无钱服药,病情又复发,一直反复治疗很多次。“作为医生,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及家庭的负担。”唐仕友不愧为仁心仁医的典范。

  据了解,万州区不少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心理病患者并没有得到全程规范化治疗。“精神卫生医疗资源有限,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后备不足,社会及家庭对精神心理病患者仍存在歧视现象,精神心理健康知识未得到大力普及,这些都是制约发展的因素。”唐仕友颇感忧虑。

  2009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平湖分院积极响应,我们每年对乡镇、社区医生进行专科培训,建立起住院治疗、乡社随访、全程的一体化防治体系,让更多精神心理病患者受益。”唐仕友介绍道。

  他还,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关爱关注精神心理病患者,加强管理,协同配合,大力宣传,为推动学科升级和医院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谈及未来打算,唐仕友表示,尽管现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分院业务管理,但他甘当“铺石”,愿意以毕生所学及二十几年临床经验,积极培养新一代精神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