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今天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发布时间:2024-11-29 7:35:11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9月11日上午,华师举行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2024年工入职宣誓仪式。校党委王斌伟,党委副、校长杨中民,党委常委、副校长阳成伟出席,文科资深教授,教师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2023年9月以来新入职教工及其所在单位负责人等参加,阳成伟主持。

  2024年新入职教工共411人,其中专任教师210人,员54人,管理人员74人,教辅人员73人。参加现场仪式的新入职教师共240人,部分新入职教师因为有教学任务等原因未能亲临现场。

  王斌伟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崇高和诚挚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新入职教工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今年411名工加入华师大家庭,相较往年,年龄结构更加优化、学历层次显著提高,为华师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强大活力。

  王斌伟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进一步提高站位,强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和担当。近期,全国教育大会在召开,习总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家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黄坤明、王伟中省长等省领导专程到学校调研并慰问教师代表。这一系列的会议和活动,都凸显了中央和省委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希望全体教职员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充分认识到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双一流”师范大学所处的方位、所面临的形势、所肩负的,切实增强服务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责任感、感。

  二是进一步明晰校情,凝聚“争创一流”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了解华师、熟悉华师,才能融入华师,才能成正的华师人。如何认识华师,了解、熟悉、掌握校情是新华师人的“第一课”,要从了解校史、知道特色、熟悉文化、清楚目标等四个方面明晰校情,特别是必须以“争创一流”的雄心壮志准确对标对表。

  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加快推进“争创一流”的实施意见》的文件,锚定2035年的“百年华师”阶段性目标,提出进一步深化的系统思考、基本径和具体举措,这是学校下一阶段和“十五五”期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校教职员工要发挥主人翁,对学校的大事要事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参与,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是进一步坚守职责,永葆教书育人的初心和情怀。要修身正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自觉涵养师德师风,明、守公德、严私德,以德立身、以德治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

  要以生为本,树立以生为本的,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以大爱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凡事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开展工作,少一点“管理”的思维,多一点“服务”的意识。要精研业务,无论是专任教师,还是其他岗位的同志,都要多学勤思,不断提升,做到业务过硬、能力过硬、素质过硬。

  王斌伟强调,一流大学建设、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队伍。希望全校教职员工大力践行教育家,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为强国强省建设、广东和湾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奋力拼搏、作出应有的贡献。

  杨中民作题为“华南师范大学建设发展与未来”校情报告。他首先围绕华师校训,从“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历史传承。他表示,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休戚与共、同向同行。历代华师人“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持续为强国建设、复兴伟业贡献华师力量。

  杨中民指出,近年来,学校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在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师资队伍、社会服务、对外交流合作、管理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和全国地方重点高校前列。近年来,学校全面落实教育强国总体部署和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形成“1238”发展思,不断加快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杨中民提出四点希望,与新入职教工。一是涵养师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健康成长引人。二是倾心教书育人。严谨治学,躬耕教坛,努力上好课、教好书、育,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三是潜心科学研究。锐意创新,追求真理,瞄准前沿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四是用心服务社会。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向新入职教工分享三点。 一是要更好履行一名高校教师的职责。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除了要有育人情怀外,还需要有育人的智慧;做学术要做真学,研究真问题,把学术做在祖国的大地上;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要到位。二是经营好学术团队。学术共同体建设是保持学科长远、持续发展的工作,也符合当代学术组织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不仅能够做一些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还能起到培养学术人才、凝聚学术人才的作用。

  三是要大力和践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中国特有的教育家,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上教育家的精华,做了高度的概括和凝练,并与当代中国教育实践、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需要好好学习领会,大力践行。卢晓中表示,在学校的生活经历让他体会到,华师是成就事业、成就人生的沃土,也是安身立命的家园,希望大家一起踔厉奋发,共创美好未来。

  化学学院教师张玉微作为新入职教师代表发言。她表示,教师这两个字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追求和一种感,甚至是个人身份认同和核心价值所在。张玉微回顾过去的科研经历,表示始终“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新未来”的。张玉微期待在未来的科研道上,能够与同事们继续携手合作,共同面对挑战,不断探索科学的边界,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就。同时她希望,华师人应以新征程为起点,以梦想为,以行动为力量,以新挑战为契机,共同创造华师梦,直到梦想成真。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文科顶尖人才队伍建设,华师从2020年起设立文科资深教授岗位,莫雷教授是华师第一个文科资深教授,聘期四年,现已期满。鉴于莫雷教授对学校的卓越贡献,校党委研究决定,续聘莫雷教授为华师文科资深教授。王斌伟和杨中民为莫雷颁发聘书。

  莫雷,主要从事语言心理与学习认知过程研究。近十年来,主持或完成3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发表研究论文500多篇,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等多项荣誉,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开局之年,是华师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华师建校90周年。全体教职工围绕学校中心任务,扎实推进教师教育和“双一流”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公共服务、思政工作、行政管理、教学辅助、后勤保障等方面涌现出一批业绩突出的先进个人。为表彰他们对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教育家,进一步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忱,学校决定对周合兵等82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王斌伟和杨中民为2023年度考核先进个人颁发证书。

  在新入职教工代表发言后,卢晓中带领工进行入职宣誓。现场全体老师起立,面向国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规法律,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做到有理想、有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为教育发展、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努力奋斗!”字字铿锵,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崇高,作出对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庄严承诺,彰显对教师职业的责任感。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尹睿,从本科读书到工作,已在华师度过26年时光。求学期间,众多优秀前辈让她感受到深厚的教育情怀与严谨的治学,坚定了教育理想,并立志传承教育家。获评2023年度人才培养工作先进个人,她感到荣幸,同时倍感责任。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她希望成为学生上的良师益友,在教师教育领域中探索并形成个人理论,为教育进步贡献力量。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学院领军人才兰峥岗教授,因华师历史悠久、声誉卓著,创新利于科研的发展,选择入职华师。多年来,他立足前沿领域,研究发展创新理论模拟方法,结合理论化学与人工智能,探索污染物光化学反应机制。获评2023年度科学研究工作先进个人,他感谢学校的肯定,同时,希望在未来推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美术学院教师梁政2009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华师是他求学成长的地方,也是他实现教师理想的舞台。梁政专注于数字媒体艺术和美术学师范专业的教学,积极推进美术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变革和创新。获评2023年度公共服务工作先进个人,是一次激励,他希望未来继续潜心治学,进一步推动美术教育数字化,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计算机学院2022级本科生员李威选择入职华南师范大学,是情感的回归与职业理想的契合。获评2023年度思想工作先进个人,是入职时工作理想的一次体现。员工作繁杂却意义非凡,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的当下与未来。尽管任务琐碎,但李威希望聚焦于对学生真正有益的事项,通过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育人成效。

  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蒋帆被华师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卓越的全球声誉所吸引。她谈到,华师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历史,有专业的教学科研团队,还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校园充满活力与人文气息,科研氛围浓厚。蒋帆目前教授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研究涉及教育政策与规划、教育经济与财政等领域。秉承着教育家,她希望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校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学院的员朱芳萍,怀着对高校纯粹学术氛围的向往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选择入职华师。虽入职不久,但她已被华师的红色血脉传承、政工团队的高效与担当所打动。未来,朱芳萍致力于在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班级与党团建设等方面培养学生,希望能在工作中用付出助力学生全面成长,与学生一起不断进步,实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目标。

  因华师在心理学与体育科学领域的卓越声誉及的教学风格,体育科学学院一类青年拔尖人才刘思聪决定回国。“华师大学城校园优美,教师学术造诣深厚,我很珍惜与老师同学们的相遇。”刘思聪主要研究人的健康行为改变与专家运动技能训练。着教育家,他将继续保持对学问的不懈追求与真诚专注的态度,尽己所能做好每一天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行知书院员陈艺丹选择入职华师,是她梦想的实现。“华师是我许多老师的母校,它代表着桃李满天下的荣耀,它是神圣的知识,我想成为像老师们一样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员,陈艺丹是学生的“指导老师”“知心姐姐”,时刻准备着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难题”。员的工作繁琐却重要,覆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陈艺丹希望经过磨练,能够独挡一面,成为学生信任的教师。

  校医院全科医生朱先红被校园内的蓬勃朝气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选择加入华师这个大家庭。她不仅负责常见病的诊疗、保健、体检及急救等工作,还肩负起管理社区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的重任。面对未来,朱先红满怀憧憬与信心。她表示,将继续深耕医学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努力为师生及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分析测试中心教师黄坤玄喜欢具备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广州,适逢学校招聘实验动物相关职位,于是他选择入职华师。黄坤玄参与学校实验动物中心建设,负责协助申请许可证、确保中心运营及安全等职责。“保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未来,他希望实验动物中心顺利运作,保障实验动物健康与实验准确性,更好服务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