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区教育进入关键时期,这一年教改大事件频频:新建学校、合并学校、就近入学、均衡教育、中高考….各类政策不断实施优化;今天小学君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各城区的教育情况,看一看究竟哪个城区更胜一筹?
2017年,海淀区优质学位数增加超过1.3万个。小学入学正式实施六年一学位,初中入学全面取消推优。加大资源统筹和基础建设,新增中小学学位7000余个,幼儿园学位4600个。
如果你的小孩升了好中学,特别是想上附中,附,北大附,101这些市重点六小强,你将享受海淀区优质教育资源。例如附中的班级,它所有的实验、科技课程,直接老师是中科院院士。
海淀区拥有中国顶尖大学:大学与大学;社科经济类全国强校:中国人民大学;邮电类牛校:邮电大学;师范类高校:师范大学;航空航天类强校:航空航天大学;外语类强校:外国语大学;中国脑库: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等。
西城区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优质的学区当属:金融街学区(宏庙小学,实验二小等)、德胜学区(育翔、西师附小、裕小等)。2017年西城区学区个别学校进行调整,从整体来看,其它城区综合逐渐增强。
学区中学:三帆中学(西城初中第1名)、13中分校、裕中中学(师大二附中教育集团校)、西城区实验学校(师大二附中教育集团校)、7中(8中教育集团校)、四中、八中、13中初中部;市重点中学率:75%;区重点率:87.5%。
学区中学:北师大实验中学、四中、八中、北师大附中、161中学、北师大实验二龙中学、159中学(北师大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校)、鲁迅中学(八中教育集团校);市重点中学率:75%;市区重点率:100%。
2017年启动了文化·传承2030工程,着力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下,可持续发展2050工程应运而生,以跨界、、共享、创新的教育自信再度高位提升育人水平。三大工程的持续发力,让东城教育的发展更加卓著而丰实!
中考数据,东西城差距不大;五中分校是东城区家长和孩子首选的学校,学校设施条件较好。二中分校与五中分校实力不分伯仲,中考成绩整体很强。171中学、汇文中学、东直门中学、广渠门中学、景山学校、文汇学校都属于该区优质中学。
高考数据,东城的本科率、一本率和西城也差不大,虽然东城区有二中、五中、171、汇文、景山,这几所学校的高考成绩都不错,虽然离市顶尖水平还有不少差距。唯一就是高分段人数太少(说明东城教研水平,还是赶不上西城),清北率,还比不上僧多粥少极大不均的海淀。
2017年,朝阳区通过多种措施,增加9950个学位。出台《朝阳区幼儿园管理办法》,建立注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和未批自办园挂牌监管制度。全区1+3项目实验校增加到6所;直升培养项目校达到8所;
2所高中进入市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统筹一招生计划,占全市总数的七分之一。启动第四轮双名工程,举办3名校长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研讨会,举办56名学科名师、班主任名师展示。
2017年,作为市副中心,市教委不断推进通州区小学发展,核心区教育规划用地增容至386公顷,引进北师大未来实验小学、一幼等一批名校入驻办学,行政办公区及老城区学位供给紧张区域进一步均衡优化,155平方公里内总体承载能力扩大一倍。
31所城区名校与通州区中小学一对一结对。3大教育联盟和12个学校发展共同体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签订通武廊全学段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初步搭建三地教育联盟的长效机制。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5所,促进城乡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2016年1月份,西城区助力行政副中心建设,在行政副中心办公区主办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由三所西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承办。
而近日,四中、师大附中、实验二小等31所城区名校的校长前往通州,探访与其手拉手的通州中小学。城区名校将一对一为31所通州中小学制定3年提升计划,助其全速提质。至此,31对手拉手学校连线完成。
2017年,丰台区新增学前学位1050个。5所幼儿园晋级为市市级示范园,市级示范园比例达到65.4%。目前,全区共建成优质学校28所,其中教科研机构办实验学校9所,高校办附中附小8所,名校办分校11所。
13名教师被评为市特级教师,26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4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中小学生获得市级以上体育、艺术、科技竞赛项300余项;40多所学校开展移动终端下的教学,推出研究课2200余节;
目前,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先后引进二中、十一学校、建华实验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全区幼儿园总量达到96所,基本满足户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2017年以来,各类科技艺术竞赛中,194人获得国家级项,1350人次获得市级项,4560人次获得区级项。
而在近期,大兴区人民、开发区管委会委托人民大学附属中合总校及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开发区承办一所12年建制的公立学校。学校将由大兴区和开发区管委会全额出资,按照附中高水平特色化办学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配备教育教学设备,并对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在招聘教师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2017年,启动一零一中学校区、第二实验小学分校改扩建,对口直升贯通分段培养模式和学区制建设有效推进,全区学校不断深化与中心城区名校的合作。实施幼儿园新建和城区幼儿园扩班,增加学位1340个。
2018年,教育着力服务1+3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培育名校、名校长、名师,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年拟增学位1350个。加快推进科学城教育配套设施建设。
新的一年,密云区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践行党的十九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谱写办民满意教育新辉煌!
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创新应用,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切实落实教育普惠政策,实现教育公平。市级优质高中统筹、贯通培养、乡村计划让更多农村孩子升入市级优质学校。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
构建全方位教育格局,使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得到共享,主动与市区、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选派教师走出国门学习先进教育。积极推进干部教师培训,整体提升队伍素质。打造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助力绿色发展。推进校园足球、世园知识、冰雪运动三个全面普及。
四中顺义分校依托名校办分校的政策条件和校区面积广大等优势,成功获得在市跨区招生的资格,顺义再添一所市优质高中。顺义教委内涵发展,不断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办民满意的教育。
2017年,门头沟区成立区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与西城区携手推进八中永定实验学校建设。2017年高考一本上线率、中考优秀率同比大幅提升。3所新建幼儿园正式开园,3所幼儿园通过一级一类验收。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幼教机构安全检查。
2018年,门头沟教育系统将以党的十九大为,继续内联外引原则,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门头沟教育将在打造教育精品区的进程中,更加辉煌的新征程。
以教育学院和教科院为引领,建立南北两沟乡村教育联盟,将9个山区(丘陵)乡镇的22所学校作为整体,抱团发展。同时,引进四中等6所名校,北工商、北理工等高校支持建设的中小学达到10所,教科研部门支持建设的中小学达11所,优质教育资源集聚效应已初步,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海朝4个城区每年受到人们的追捧并不是没有道理,整体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为了让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长们势必会为了进入优质学校而拼搏,竞争自然激烈,但是困难归困难,对于您来说,面对如此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不是心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