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地理论文 谈生态视野下传统价值观的重构

※发布时间:2021-3-9 13:14:5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今天,我们对于生计民俗价值观的探寻也应回到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原点上展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类逐渐忽视自然的存在和价值,大量的对自然资源的浪费性使用和自然资源的低效转换的生产模式开始流行开来。近几十年来,这些带有极端功利性的生态观念与生产习俗,使得北方区域的经济发展布局呈现出种种失衡。诸如,在一些自然资源富集区域,某些原生性自然资源仍在闲置,仍未得到认知和开发;而与此同时,区域内的某些“显性资源”却被开发得过度和过热,以致区域内的生态严重失衡。同样,在一些自然资源贫瘠区域,人们对生态的恶化仍缺少从自身寻找原因,更谈不上自觉地反思。须知,在20世纪30-40年代的时候,这些区域都还曾是林草丰美之地,是此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以粮为主、广种薄收的粗放耕作模式,以及毫无的超载垦殖、超载牧蚕与超载放牧,才使得这些地区变成植被稀疏、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灾区。近年来,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一些总算意识到:没有生态效益就没有经济效益。当下,为了水土、恢复生态,一些地方采取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生态恢复性措施。当地也随之调整本身的生产和生计方式,例如开展精耕农业,发展林、副业生产等。这种区域性的生计方式和生产习俗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民俗价值观方面的某种转换与重构。值得提及的是,北方区域精耕农业的生计方式及其惯制也有值得反思之处。与前面提到的浪费与自然资源的粗放型生计不同,北方的精耕农业多发生在土质肥沃、耕作便利的三江平原及辽河平原等自然条件较优越地带。尽管精耕农业中引入了畜力牵引、人工灌溉与施肥等手段,但它与其他生计一样,仍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基础。精耕农业的资源核心是土地,千百年来,世代想尽一切办法不断在土地上增加投入,如改良作物品种、合理施肥、控制水源等,使土地在人类的控制意志下源源不断地产出。这种精耕农民使农民在付出更多劳动的同时,也得到了非常可观的产出与回报。然而,精耕农业对北方区域生态的影响与改变也相当明显。例如,在土质贫瘠的山区修造水田,在柞林密集的山林过度发展柞蚕养殖,结果导致水田产量低下,山区水土流失严重。这种特定的土质状况与自然的行为,势必对当地的山林植物、水土资源带来性影响。尤其是在当下的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人们更是不计后果地向土地中投入各种化肥、宣地药、除草剂、杀虫剂等,造成土壤地力下降,耕地污染严重。大量化学农药的投入使用,使它们在向农作物病虫害宣战的同时,也为人类赖以的生态“食物链”留下了深深的隐患,以致食物中农药含量及有毒物质超标,食品安全问题屡遭。精耕农业,就其实质而言,即是用人类掌握的工具与技术,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自然面貌。从短时间的生态系统小循环来看,这些技术与手段似乎已经使土地完全处于人类的掌控之中,但从长远的整体的生态系统大循环来看,精耕农业依然要受制约的影响。技术犹如一柄双刃剑,人们越是想改变周围的生态系统,就越是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努力去他们的生产资源与生态平衡。于是,更超量的投入,更精细的观察,更高端的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精耕农业的运作当中,一旦这种驾驭自然的手段与技术跟不上生态资源的产出与恢复,那么人类努力建构的表面的生态平衡体系随时有可能坍塌,随之而来的不仅是作物产量的下降,更是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在生计方式的这种现代变革过程中,如果不考虑这些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生计方式与习俗对生态带来的负面问题,那么,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地区,各种生态灾难还将继续加重加深。如今,北方已经意识到这种、竭泽而渔的生计行为对自然进程与多样性的严重,开始对其进行反思与调整。近年来,打造“绿色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培育技术来提高作物产量,是一种可持续性农业。以生态人类学的视野来看,“绿色农业”与“生态农业”的提出,表明北方区域已经开始逐渐调整生计模式,即从原有的功利化摄取向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摄取模式转变,如此的观念与行为调整已然体现着北方区域对生计民俗价值观的某种转换与重构。

  生活方式作为人类的日常生活轨迹和模式,它的实质即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和发展要求而进行的全部生产生活活动的稳定行为和常态模式。从生态学视角来看,任何一种生活方式的建构都要受到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同时,它又受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生态观念所引导。在多数情况下,人类的行为与习惯是受其生活观念与生态观念所支配的。仍以北方的满族为例。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在北方的满族聚居乡村,尽管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工业生产,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工作污染。但一些生态的传统生活习惯依然存在,如随便将生活垃圾丢在街道上,私自上山打猎伐木,不仅在河里洗衣、洗澡、洗菜,还在河水中清洗有农药化肥的生产和生活用具,甚至直接向河里倾倒有毒有害的生活和化工污水等。长此以往,原本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河流逐渐变成了水质恶劣、又脏又臭的一片混水;原本鸟兽成群、植被茂密的树林也变成了贫瘠缺水、毫无生机的荒山土丘。此情此景,在我国北方众多地区的乡村都是随处可见。与消费民俗价值观关联的还有更具普遍性的城乡生活方式问题。近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中国经济步入了消费时代。在物质消费主义的示范导引作用下,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开始在我国萌芽。以物质消费主义为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已经成为整个人类普遍艳羡和追慕的样板。在对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追赶中,发达国家的这种以物质消费主义为突出特征的生活方式,也已成为包含我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特别是青年一代追求的理想生活模式。这种现象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因而,消费民俗价值观的重构,也集中体现在彻底摒弃追求奢华、至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构建一种与自然界共生相谐的“绿色生活”,使本身的观念与行为与自然融为一体,建构起一种生态健康、环保自然的民俗生活新模式。我们并不否认,人类与发展的需要和生态的需要从来就是一对矛盾,但是,人类在这一对矛盾面前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例如,把人类“攸关的需要”(vital needs)、“基本的需要”与“边缘的、过分的、无关紧要的”需要区别开来。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压倒一切的、攸关的需要,是对一个健康的和高质量的自然的需要。对此,现代生态学提出了“手段简单,目的丰富”(Simple in Means,Rich in Ends.)的格言。这一格言可以说是对长期以来在人类社会占地位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消费观提出了质疑,它在挑战当代人类去过一种简单而又富有生产的生活。美国生态学家艾伦?杜宁认为,“接受和过着充裕的生活而不是过度地消费,文雅地说,将使我们重返人类家园,回归于古老的家庭、社会、良好的工作和悠闲的生活秩序;回归于对技艺、创造力和创造的;回归于一种悠闲的足以让我们观看日出日落和在水边漫步的日常节奏;回归于值得在其中度过一生的社会;还有,回归于孕育着几代人记忆的场所。”[4][p.17]艾伦?杜宁在这段话中接连使用了五个“回归”,认真品味这些“回归”的指向,无一不体现着对“追逐消费”这一传统民俗价值观的“”。现代高科技无疑为人类的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方便,但也同时将人类置于更多的物质及人工信息的层层包围之中,使现代人失去了与自然的直接联系和对自然的真实感受。由于了这种生命体验的直感,也就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同大自然相沟通的灵气逐渐枯萎。被现代生活的片面性、破碎性和间接性弄得身心交瘁、灵魂无着的现代,只有在自然生态之美的怀抱中才能实现生命的全面康复。这既是人类的古老经验,也是恒久的自然。在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开始流行这样的口号“少赚一点,少花一点,少病一点”。在物质侈靡已登峰造极的美国和日本,近年来已经响起了“过清贫、简朴生活”的呼声,一些人怀着信徒般的虔诚和毅力正在投身到简朴运动中去。自然、简朴的生活主张与大自然和解,亲近、和发挥大自然对人性“返朴”的生态修复功能。在我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与生活质量,提出开展“绿色生活”的构想与,如节能减排、使用低碳环保的生活用具、节约用水用电、少污染多绿化等。其目的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生活,创造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和构想的提出也在敦促广大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摒弃一些不符合生态的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而这也恰恰是我们所特别强调的消费民俗价值观的重构内容与。如今,调整消费观念,消费至上的势头,不但不会带来经济的衰落,反而会促进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使经济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实现诗意地栖居,并不意味着对我们沿袭至今的生计与生活习俗的全面否定。各族群的生长和发展历史一再向我们显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一直是族群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在以渔猎、农耕为主要生计的各民族传统民俗价值观中,人极其重视与自然的相生相谐,许多传统民俗对于族群生境的维系和都有积极的功能。这种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对历代的生态观及文化观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从多侧面规约和控制着的经济活动行为及日常生活习俗。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是不同的人类群体立足于特定的生态而创造出来的一笔文明财富,对特定的生态而言,不论其表面有何缺陷和不足,它都有其存在的合与值得肯定之处。特定区域的任何资源都是一个定数,若不切实地不同区域的在自然资源利用上所形成的多样化生计习俗模式,资源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必须看到,实现现代化的客观目标,虽然是以人均控驭能量水平为标志,但是分布在不同生态区位内的群体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却各不相同。不同的人类群体所处的生境各不相同,采取什么样的途径,继承什么样的传统,只能发挥各自族群的主观能动性。从民俗文化的构成来看,生计民俗的多样化恰是各族智能的经验与总结,抛弃生计文化的多样性,无异于毁掉各民族的智能宝库,使其在当代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扬与利用。对于每一个希望实现现代化的群体而言,都应该立足于本族群的传统,构建既符合本族群需求,又适应本族群发展的新的文化体系,这也是我国现代化应该包含的地域性内涵。实现诗意地栖居,不能只囿限于对传统的,还应积极寻求更大的发展和机遇。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构建新型的民俗文化模式时,传统的民俗文化因子肯定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有用的知识积累和有价值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目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中,传统文化理应有所作为,在对民俗来源青年导网)钱包颜色与财运

  

关键词: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