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宏观经济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8-5-5 17:51: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 自习当选为我国国家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包括反腐 倡廉,经济等。在他履职之上,诞生了许多“习式热词” ,共有新常态、 习大大、 “点穴式”外交、生活会、纪念日、深改小组、国安委、京津冀一 体化、融合、主体责任、异地交流任职、断崖式降级等 12 个主要热词。 本文主要以热词“新常态”为中心,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结合产业转型、 调整,从投资方向、投资取向、投资结构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发展我国的宏观 经济。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 “新”就是“有异于旧” ; “常态”就是时常 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习第一次提及 “新常态”是在 2014 年 5 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当时,他说: “中国发展仍处于 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 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 新常态也是近年来国际社会用来描述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与金融状况 的一个常用说法。中国经济“新常态” ,既包括中国经济增长的变奏,也包括经 济发展战略的适度调整。经过 30 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粗放式发展的弊 端已尽显。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从过于追求经济增速转为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培 养内生型增长模式已是不能再拖延的命题。 内部调整的艰巨和外部的不稳定, 共同加大了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这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必过的一道坎。这 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 30 多年 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习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谋求持久 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 的主旨,向包括 130 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 工商们,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 键点。 总结习的发言,新常态主要有三个关键点,分别是速度、结构、动力。 从经济发展速度关键点看,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 长。中国 30 年来,P 增速只有 3 次连续 2-3 年低于 8%:第一次是 1979-1981 年,第二次是 1989-1990 年,第三次是 1998-1999 年,这 3 次回落主 要是受到外部短期因素的干扰, 每次过后又回到了高速增长的轨道上。 但第四次, 从 2012 年起开始回落,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 7.7%、 7.7%、 7.4%,则是我国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 从经济发展结构关键点看,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以后,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扩大高档消费品进口,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 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快速趋于协调, 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中国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都有了明显的 改善,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 主要由第一、第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过去的 20 多年 第二产业的增长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到了优化调整转型的时候。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 产业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 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 发展。在这些结构变迁中,先进生产力不断产生、扩张,落后生产力不断萎 缩、退出,既涌现一系列新的增长点,也使一些行业付出产能过剩等沉重代价。 从经济发展动力关键点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 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过去经济几十年增长有四大因素在支撑, 或者叫 “四轮驱动” 。 第一是。我们过去主要靠,靠后发优势,尽管这点优势今天还有, 但已经大大缩小了,而且负面的因素在不断增加。第二,市场化。逐步形成社会 主义市场化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引进外资,对国企进行,这个产生了巨大 的推动力, 如今 “政企分开” 越来越紧迫。 第三是靠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提供了经济发展的第一支火箭式推动力, 农民工给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提供最强有 力的基础。经济发展了,各方面的成本上升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第四,跟地 方竞争有关系。靠财政承包和地方经济推动了经济发展,各个地方竞相用更优惠 的力度吸引投资。由于地方竞争,如今地方靠土地财政来维持它的发展,造 成一系列扭曲。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新常态也意味着新机遇,新挑战,新问题,但是在以 习为中心的领导下,中国经济不仅是量的提升,更是质的提升。 当前,我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主要有四点。第一是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 际增量依然可观,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增速虽然放缓,但绝对增加值却是 不断增加。 第二是经济增长更趋平稳, 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扩大内需,增强自主知识产权,让我国有信心、 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三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中国经济结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第四是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 一步,在企业登记制度进行后,企业数量有明显提高。 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主要面临六大挑战,分别是投资问题、债务率上升 和杠杆率飙升、城镇化问题、房地产市场、地方债务问题、金融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投资的拉动,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投资。但 投资又带来了产能过剩、增长水分等很多问题,所以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剩” 的悖论,在新常态下需要进一步解决好这个悖论。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好投什 么、 如何投、 谁来投三个问题。 投什么是要偏向消费生态, 如何投是要减少负债、 增加股本,谁来投是要民间资本来投。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是因为发达经济体杠杆率上升、 债务上升导致的债务危机。 在危机发生时,我国的杠杆率和负债率都不算高,但这几年都飙升了。我国的实 体经济总负债杠杆率的占比目前还不高,但是企业的负债非常高,实际上与国际 比较都是这样。 原来城镇化是开发计划,买地、卖地、招商,现在需要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 重新看城镇化,要从土地市场一体化的角度看城镇化。城市化是为了提高效率, 城镇化的社会含义意味着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从体制上削弱了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经济社会基础。 另 外,城镇化战略的转型,终止了住房市场发展的传统动力。未来城镇化将不再主 要体现为开发区化的城市规模扩张,所谓 10-20 年的刚性需求是否还存在,需要 认真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当城乡土地一体化时,房价上不去了。再加上房地产 市场供应量绝对大于需求量,居民的购房意愿急剧下降。 地方债务可能长期化,但中国地方债务总体可控。中央和地方 的债务规模占 P 的比重仍控制在 40%以内,处于国际通行的 60%债务率控制标 准范围内,但是如果不加以处置,长此以往就会成为大问题。中国整体的资产负 债表仍然健康, 我们可在不对经济健康造成较大损失和对经济增长速度造成较大 不利冲击的条件下处理地方债务。中国可供选择的去杠杆空间仍然很大,包 括资产的转卖、债转股,长、短期债务重组转换,拉长负债久期,降低期限 错配风险等。 金融的主要问题是量宽、价高。量宽是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但利率很高,这 是现在最主要的问题。 这一问题经常发生并且长期持续,导致我国金融结构中存 在种种障碍。理论上说,这一现象阻碍了货币向信用的转移,货币向信用转移过 程中,每转移一步就加一下价,最后到实体经济手中便贵了。 结合新常态的背景、关键点以及伴随出现的新机遇、新挑战,运用已过 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我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的主要集中在投资方面。 基础投资应是我国投资主要关注点。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巨大, 而现有的国际金融组织,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都被美日把持,亚洲国家 在申请贷款时, 往往被附加苛刻的条件,因而中国主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 投资银行对亚洲国家的基建十分必要。成立亚投行,有利于我国丰富投资方向, 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促进亚洲国家发展,对全球经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而我国 外贸依存度较高,亚投行成立形成了拉动中国、亚洲基建投资,再到拉动全球经 济复苏,最终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和发达国家相比而言,我 国基础建设薄弱, 而相对的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造成国有相关企业的巨额亏 损, 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既有效完善了我国公共服务建设又消化了过剩产能,实 现经济的稳增长。 我国应该大力推进“一带一”的建设,充分发挥“丝绸之经济带” 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对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一带一”不是一个实 体和机制, 而是合作发展的和,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 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的 历史符号, 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 系,共同打造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 共同体。 “一带一”的发展也为中国的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在“一带一”的 带动下,中国与外国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经济。 现阶段,我国应当加强经济,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国企混业制,实现 中国南北车、 中国南北船和联通和电信的相关,进一步实现企业效率的最大 化,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同时, 加强简政放权的力度, 给市场经济以充分的, 促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的活力。中国 3 月份 PMI 重归 50%的“荣枯线”之上, 预示了未来经济增长总体由落转稳的基本态势, 体现出中国最近的一系列政 策有了明显作用。 根据国内外形势, 适时促进产业调整转型。基于最近的原油等大商品价格 大幅下降,给中国航运、航空等物流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而此时重点发展“一带 一” , 三大新自贸区的建设发展, 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小觑的发展。 重点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例如互联网。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上首次制 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意味着电商、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等将成为中国接下来 发展的重点。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已趋于完全,因此将互联网和 其他产业实现有效组合,将有效发展中国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国最近几次降息降准, 对中国投资带来了巨额货币量,中国现在要主要将 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最近创业板的大涨也说明了这一点。将资金投放给更多有创 造性的企业,发展实体经济,这也是中国创业板市场创办的初衷。因此,中国要 进一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企稳经济发展。 增加科研经费,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增强中国产品的 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品牌效应。华为、联想等一批中国品牌代表着中国技术正 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在新常态下,大量资金投资于科技,将有助于 我国占领技术制高点,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腾飞。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与过去 30 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 段,告别 P10%左右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主 要还是要求经济的稳定。在 APEC 会议上关于“新常态”的讲话,形 式上化解了国内外唱衰中国经济的尴尬,表现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自信,认 为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 更加稳定、市场活力进一步。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