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治论文> 文章内容

建筑学院博士后获《建筑与》国际期刊

※发布时间:2018-11-25 3:45:3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这项研究由国家“973”计划项目“大型客机座舱内空气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及美国波音公司资助,杨旭东教授担任该项目课题负责人。论文对51架次的客机座舱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实测和定量分析,首次给出了包含29种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目标污染物清单及其浓度范围,并对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飞机座舱内的污染物水平以及飞机座舱的控制。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国际期刊关注建筑科学及人与建筑的相互作用,是结构与建筑行业的国际期刊(影响因子2.7)。该期刊每年从约1500篇论文中选出三篇优秀论文和一篇优秀青年论文,其中优秀青年论文获者年龄不超过35岁。

  大学建筑检测中心日前发布国内家庭室内生态健康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部分居民住宅室内甲醛和PM2.5超标,室内空气质量不容忽视。

  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住宅的室内空气质量整体现状不容乐观。虽然近些年对室内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但是大多数人还保留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方法,多数居民防治室内污染的做法并不科学,亟需相关专业机构及专业知识的指导。

  最近有一种说法,认为大气治理不见成效,这么多年的环保白干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从之初到现在,空气问题已从原生污染物导致的一次污染为主逐渐转为现在的复合污染为主,在此过程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TSP(总悬浮颗粒物)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另外,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历了比较严重的酸雨污染,到2005年之后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正引领社会形成新的发展观、政绩观和生产生活方式。

  日前,大学学院周集中研究组发现气候暖化背景下微生物活动对永久冻土带土壤碳库的重要影响。相关发布于《自然—气候变化》。

  1月19日,大学学院博士后郑敏、汪诚文教授、臣副研究员和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吴唯民等在国际科学与技术领域顶尖期刊《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题为《超声波处理增强亚硝化工艺中氨氧化细菌(AOB)活性》的研究论文,首次提出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有效控制废水处理微生物群落组成从而实现高效、节能的短程硝化脱氮的新方法。

  2月22日,大学学院周集中研究组在《自然》子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题为《全球暖化使冻土土壤碳库易受微生物快速降解影响》(Tundra soil carbon is vulnerable to rapid microbial decomposition under climate warming)的研究论文,发现了气候暖化背景下微生物活动对永久冻土带土壤碳库的重要影响。大学“千人计划”教授周集中为论文通讯作者。

  近日,应朝鲜协调委员会邀请,由设在大学学院的联合国规划署巴塞尔公约亚洲太平洋地区培训和技术转让区域中心组成的大学/区域中心代表团访问了朝鲜首都平壤。朝鲜国土与部副部长郑永南先生了代表团一行。

  良好的学术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的重要基础。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于优化学术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我国支持创新的学术氛围还不够浓厚、科学研究自律规范不足、学术不端等焦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思和举措。中国科协党组、常务副13日接受记者专访,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12月20日,由校友总会和大学学院主办,大学学院华东校友会和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5华东论坛暨风险防控与企业责任金山峰会”在上海市举办。“华东论坛”已经是连续第五年举办,今年的峰会主题是风险防控与企业责任。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会议分为三场进行。

  由大学学院与浙江大学与资源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学科建设研讨会”于12月12-13日在浙江大学召开。大学郝吉明院士、河海大学王超院士和全国近30所高校的学院负责人出席本届研讨会。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大学学院院长贺克斌及浙江大学与资源学院院长刘维屏共同主持了研讨会。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十三五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与会代表结合目前全球严峻的形势及学习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和重大举措,围绕学科发展的前景和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日前,学院博士留学生史凯特(Kate Smith)界巨头威立雅集团举办的“冠军杯”国际学生创新大赛(Trophees Performance)中获得特别优秀。12月1日,威立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托万·福莱特(Antoine Frérot)在巴黎威立雅总部为史凯特等9名获者颁。

  “村中有村主任和村支书,乡有乡。”来中国的第五年,史凯特对农村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她看来,农村和城市一样是中国的重要部分,“农村是中国的一个方面,也是大的方面,我想看的另一面”。 史凯特来自。2010年毕业于大学专业和应用数学及物理专业,2013年进入大学学院学习,现在是博士一年级的学生。

  11月23日下午,国际著名厌氧处理专家、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技术发明人、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技术系名誉教授卡茨·莱廷格(GatzeLettinga)做客论坛第80期,做了《从社会学视角看待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实施》(Soc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的学术报告,并举办了其自传《通往可持续之》中文版的新书发布。

  11月18至20日,由全球排放研究计划(Global Emissions InitiAtive, GEIA)主办、大学承办的第17届GEIA科学大会在大学学院召开,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代表参会。

  11月2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水回用技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Third Plenary Meeting of ISO/TC282 Water Reuse)”在大学学院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首次承担举办ISO/TC282全会。会议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大学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承办。来自中国、日本、以色列、、法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专家代表60余人参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郭晨光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我国标准体系建设与政策的基本情况,强调了标准化是现代化生产与国际交流、合作、竞争的保障条件,是当前减缓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基本途径,并表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继续支持ISO/TC282积极开展水回用领域相关工作,扩大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影响力。

  10月28至30日,由大学、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西南科技大学、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十届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国际会议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全面改善质量”,吸引到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及部门的5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文章159篇,涉及废物、电子废物、生物质、工业废物、污染场地等各个领域,评选出优秀论文16篇;围绕固体废物、化学品和循环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表分会场报告38个;组织召开6个专题研讨会,专题研讨会报告45个。会议还组织参观了废物无害化处置和电子废物拆解处理企业。

  10月24日下午,2015年大学“3S”(Support the Sustainability Strategy)环保社会实践论坛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院教授钱易参加了论坛。论坛邀请实践支队进行展示和交流,支队与嘉宾及同学们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思考,深化暑期实践的认识与。

  10月25日上午,大学产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CIDEG)成立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在主楼接待厅举行。大学副校长吉俊民,CIDEG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和副主任陈清泰,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CIDEG理事平信因出席并为大会致辞。CIDEG学术委员会联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先生作专题发言,大会还特邀2001年诺贝尔化学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国立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研发战略中心主任野依良治教授担任嘉宾并做主题。会议由CIDEG主任、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主持。

  10月22-24日,第九届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暨科学与工程新理论、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大学学院召开。来自38所高校的105名参会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浩院士、大学学院郝吉明院士出席开幕式并做主旨报告。

  英国建筑科学中心英国建筑研究院(BRE)、中国顶尖大学大学,和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之一恒大今天签署了关于可持续城市化的合作研究协议。这是访问英国的第二天、中国企业峰会的一部分,是七个签署的中英合作之一。

  深圳市南山智园20日举行-伯克利深圳学院揭牌仪式,该学院计划通过建立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三大研究中心,创建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10月12日,由大学学院主办的杜克大学日(Duke University Day at Tsinghua)举行。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杜克大学副校长劳伦斯·卡林(Lawrence Carin)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

  17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网络与法国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正式发布“深度脱碳径”项目(DDPP) 2015年报告。法国气候问题谈判代表图比阿纳、国际能源署署长法蒂·比罗等出席了14日在巴黎举行的项目研讨会,并与参加项目的16国专家代表详细地解读了报告内容。项目报告首次从技术角度肯定了末控制全球升温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简称2摄氏度目标)的可行性。科技日报记者代表中国参加了该会议。

  9月14-15日,首届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相关专业在校生研究展示会在深圳展览中心举行。大学学院黄霞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陈熹和左魁昌分别夺得最佳论文金和最佳产品银。

  9月9日至11日,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向世界解码中国经济,诠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大学学院院长贺克斌等四位教授应邀出席创想研究室大学专场——污染治理小组讨论。

  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之际,由和日共同主办的2015“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典礼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学院教授钱易荣膺“最美教师”称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为钱易颁。“最美教师”授予钱易,实至名归。在园,赫赫有名的钱易院士,是一名平易而慈爱的教师。1959年留校任教以来,她培养的学生和听过她课的学生数不胜数,很多已成长为工程领域的中流砥柱。如今,年届八十的她仍然活跃在教学一线,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公共选修课——国家级精品课程《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新生研讨课《与发展》。她两次获得大学“良师益友”,上过她课的学生都喜欢她。

  7月16日,由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获得者吴良镛担任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人居科学学科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大学建筑学院召开。编委会顾问孟兆祯院士、邹德慈院士,以及来自全国有关高校、规划设计院所、学会和协会的领导、专家等约40人出席会议。

  近日,大学地学中心宫鹏教授于2013年发表的论文“Finer resolution observation and monitoring of global land cover: first mapping results with Landsat TM and ETM+ data(《更高分辨率全球土地覆盖观测与监测:采用Landsat TM/ETM+数据的初步结果》)”被国际知名出版商泰勒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评选入2015世界日(World Environment Day)纪念特刊。该文是特刊中唯一一篇由中国学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该论文利用30米空间分辨率陆地卫星(Landsat)数据完成了当前世界上最高空间分辨率的全球地表覆盖制图。该工作使用了大学“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对覆盖全球的约9000景Landsat数据进行了地表覆盖制图。这一反映出了我国在大量遥感数据处理、全球制图软件研制、全球地表覆盖认识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截至2015年6月,该数据库已被全球下载超过8万次,已经服务于全球与区域模式开发、生物多样性、农地开发等研究。

  6月27日,亚洲气溶胶研究协会宣布大学学院教师蒋靖坤博士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师智明奥田博士共同获2015年度亚洲青年气溶胶科学家。亚洲气溶胶研究协会霍华德·布里奇曼在日本金沢召开的亚洲气溶胶会议上为蒋靖坤颁。

  6月25日下午,联邦署署长布鲁诺·欧贝勒(Bruno Oberle)博士一行访问学院,并做客论坛,作了题为《世界的新需求:绿色经济——的机会,也或许是中国的机会》的报告。欧贝勒博士首先阐述了当前全世界的人口增长和P增长的情况,对P和人口增长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6月5日,2014-2015学年度“-哈希水质学金”颁仪式在节能楼举行。此次学院共有15名同学获得此项学金。颁仪式上为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代表获学生发言,他对哈希公司和学院的鼓励表示感谢,并分享了自己读研期间的成长经历。

  5月24日至28日,“第十二届丰容国际研讨会”在动物园举行,附中初二年级参加“走进科学”项目课程“动物丰容组”学习的21名同学参加会议,6位学生代表就本学期以来的丰容研究与实践在研讨会上发言并汇报学习。

  5月22日,首届“中国人居设计学年”启动仪式在大学设计中心楼举行,大学副校长杨斌、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何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会上,大学美术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郑曙旸教授做了题为“整合之——中国设计学年回顾及介绍”的,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装饰》主编方晓风以“审美”为题,介绍了“中国人居设计学年”的主旨。随后,学年组委会在大学美术学院继续会议议程,重点讨论了组委会的章程。大学建筑学院相关负责人主持了启动仪式。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5月9日晚,第十届全国友好科技竞赛(以下简称“环科赛”)启动仪式在大学学院报告厅举行。环科赛是全国大学生领域赛事,由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主办,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协办,哈希公司提供赞助。大学副校长杨斌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杨斌在致辞中提到,与十年前相比,环科赛的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年3月的中央会议首次提出,在原有的“四化”基础上,要增加“第五化”,即与领域息息相关的“绿色化”,也就是友好与可持续发展。友好科技竞赛所关注的领域天生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参与者可以发挥多学科优势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环科赛可以促进大家发挥来自多学科的知识和专长去解决现存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环科赛,可以有效提升大家友好的意识,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友好科技竞赛在过去的十年中不断发展,了无数具有创新的大学生以科技和发明制造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添砖加瓦。大赛学生负责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次启动仪式特别邀请了历届竞赛学生负责人,杨斌为25名负责人颁,以表彰他们为这项赛事所做的突出贡献。 本届全国友好科技竞赛共收到来自全国130余所高校的485件报名作品,其中。类个人作品103件、集体作品98件,实物类个人作品25件、集体作品159件。报名作品总数与上一届基本持平,而参赛学校数量较上一年度的68所大幅提高。随着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环科赛定将成为中国绿色大学建设的载体和平台。

  4月23-26日,由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亚洲水回用学术研讨会(The First Asian Symposium on Water Reuse)在学院举行。来自主办单位及韩国首尔市水务工程研究院、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慕尼黑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韩国公司、日本岩崎电气有限公司、日本日立有限公司、日本栗田公司以及国内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和水务公司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近100人参加了会议。

  4月26日,在大学第104个校庆当日,大学学院师生,校友,王继明先生的朋友、学生、同事,与建筑给排水等领域的相关单位代表近300人欢聚一堂,共祝我国著名给水排水与市政工程科学家和教育家王继明先生百岁华诞。 部副部长李干杰出席贺寿会并致辞,对王继明先生为我国建设做出的开创性重大贡献表示深深的,并为这位百岁老人送上真挚的祝福。

  虽是周末,今日的园里却是热闹非凡:天南海北的昔日学子回到曾经生活的校园,在大学的第104个校庆日里,为母校献上生日的贺礼。而在学院,有一位几乎与园同龄的教授,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也迎来自己的“百岁华诞”。他就是曾为我国的建筑给排水事业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王继明。

  大学迎来104个校庆日之际,该校今日也迎来学院资深教授王继明百岁华诞。93岁的同行吴良镛与王继明的朋友、学生、同事、环保界的同仁一同庆祝老人百岁生日。 大学学院教授钱易说,这是学院第一次为百岁老人祝寿,她本人作为王先生的已经58年。王先生一共教过8门课,这一纪录估计在该院无人能破。先生留给学生的最深刻印象就是诚信为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作为后辈应该学习王先生的为人为学品格。

  4月26日,大学迎来104周年华诞,百花争芳的园里随处可见从天南海北返回母校的校友们。在学院,我国著名给水排水与市政工程科学家和教育家王继明先生百岁华诞贺寿会举行。王继明先生及其家属,大学党委副邓卫、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部副部长李干杰、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院士等出席贺寿会。

  4月20日上午,大学学院、农牧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草业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项目“草原生态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的研究”顺利结题验收。项目建立了草原资源资产核算方法,实现了对草原综合资产的核算,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决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来自农业部、大学、农牧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草业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影响评价社、大学、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20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大学学院副教授刘雪华介绍了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研究。农牧业科学院党委翟琇向参会者介绍了项目的出发点和下一步设想。方精云院士等六位评审专家对项目工作做出了非常好的评价,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20岁时,王继明考入大学土木系,他曾回忆:“学校极重视新生的培养,各课配以名师,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受益良深。校中学习极好,但要求很严,学习努力毫无松懈。办学思想,学术,兼容并包,因此学生思想活跃。”在勤奋而紧张的学习中,王继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第一年的学业。1937年暑假,就在王继明回到家后第三天,日本悍然发动了中外的“七·七事变”,华北大乱,交通及电信中断。他在家滞留半年,在得知、北大南迁并与南开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后,他不顾家中反对,赴昆明复学。

  4月22日,大学发布了首个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较为客观地了室内PM2.5污染的现状,希望能帮助人们增加对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和了解。调研结果显示,相对于室外PM2.5污染,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显著,人均室内PM2.5量和潜在剂量为室外的4倍。同时,调研还发现,在客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的主动行为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最为显著。

  日前,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在卫星遥感专业期刊排名第一的《遥感》(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结合气候与卫星数据的美国西部草原返青期模拟”(Modeling grassland spring onset across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using climate variables and MODIS-derived phenology metrics)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单纯考虑温度因素的积温模型并不能够预测大尺度下的草原萌芽时间,而综合考虑温度,光照,与水分的物候模型,能够取得时空一致的预测结果,并与站点观测结果吻合良好。论文第一作者为该中心教师辛秦川博士,合作者包括新南威尔士大学的Broich博士,以及大学的宫鹏教授。

  近日,大学学院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联合发布了《2014年度中国企业风险报告—基于污染责任保险视角》,这是我国保险机构首次利用保险数据发布企业风险报告。

  3月18- 19日,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剑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NSFC)“十二五”重大项目“大数据下的商务管理研究”启动会在召开。基金委副主任何鸣鸿、大学副校长杨斌、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吴启迪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丢票1/3,这是本届全国与资源委员会成立时面临的窘境。 3月10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抛给全国与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袁驷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那次丢票的事。

  2月28日上午,大学学院举行人事制度启动仪式。校党委常务副、副校长邱勇出席仪式并讲话。人事处处长王希勤在会上了学校《关于学院人事制度若干问题的回复》。启动仪式由学院党委刘毅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80余人参加了会议。

  近日,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康达国际环保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联合成立“纳米工程技术研究院”。康达国际环保公司将在5年期间投入5000万元,在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大楼建立先进的纳米技术研发平台,发展新型的水污染控制理论体系,培养高层次人才,研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及装备。

  1月22日,学院、中持依迪亚()检测分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持公司)、大学实验室处举行了合作运营学院公共研究平台的启动仪式。本次校企合作旨在使学院公共研究平台“增强专业测试能力、提高原始数据质量、有效服务科研教学”,梦见手机丢了努力建立和培养高水平测试和研究支持队伍,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贡献力量。

  如今,我虽已年逾九十,但仍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仍要求自己以积极的面貌面向未来。随着年龄日增,必然有些事情由于体力不及等原因已经很难完成,但我依然觉得当前正面临着一个大的时代,未来有无限的生机和,促使自己力所能及地不断探索广阔的学术新天地,建设美好家园、美丽中国。愿与广大青年学人一道!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2月20日至21日,由大学学院与河海大学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河海大学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科技体制与学科发展”。在为期2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结合目前全球严峻的形势及国内科技体制的重大机遇,围绕学科发展的前景展开了热烈讨论。

  近日,在台北举行的国际水协第7届青年学者国际会议上,大学学院硕士留学生凯特·史密斯(Kate Smith)获得最佳论文报告。国际水协主办的青年学者国际会议旨在为水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平台,用于沟通展示水资源管理在当下及未来的相关问题。

  12月1日至3日,由大学学院主办的“中韩‘评估变化下的生态复杂性:模型和情景应对干扰’双边国际研讨会”在西郊宾馆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包括陆生和水生生态模型、复杂生态模型、生态模型方法和发展应用以及对未来变化干扰影响的应对。

  日前,第12届中国设计学年颁大会上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大学美术学院环艺系学生获得了2名银、2名铜、3名优秀共7项个人,环艺系已经连续3年获得优异成绩。

  11月30日,由大学校友总会和大学学院主办,江苏启迪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校友华东论坛暨环保技术创新与创业投资发展南京启迪峰会在南京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邀请到了近两百名从事环保相关工作的校友齐聚一堂,来宾中不仅有主管部门的官员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还有多位龙头企业的重量级产业和专注环保行业的投资精英。

  11月17日,大学阎学通教授做客大讲堂十周年庆典暨第161讲,并以“从APEC看我国的国际”为主题发表。大学党委副史恺在典礼上致辞,他表达了对同学关注时局、心怀天下的殷切期望,对讲堂嘉宾为同学们提供思想盛宴的感谢,并对十年来大讲堂的策划组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热情勉励。

  11月14日,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六届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在青岛开幕,博览会上举行了大学学院—厅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韩国部长官尹成奎,委常委、副省长孙伟等签约,大学学院院长贺克斌、环保厅厅长张波在合作协议上签字。

  近日,大学与耶鲁大学在签署合作协议并宣布启动双硕士学位项目。该项目是耶鲁大学首次与常春藤盟校之外的高校开展学位合作。

  10月25日,由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学学院、再生资源和旧货行业协会、再生至尚大学生环保联盟、中国发展网等共同主办的“‘打破坚冰、赢在前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渠道建设径探索暨首届大学生环保科普公益宣传”活动在大学举行。

  10月22日至24日,第八届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暨科学与工程新理论、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大学学院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来自大学、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4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60余篇论文摘要,超过半数为英文。经评审,共接收124篇优秀全文。

  昨天,大学和美国常春藤名校耶鲁大学签署“双硕士学位项目”合作协议,今后两校将共同培养精英人才,以应对包括雾霾在内的区域性甚至全球性问题。

  大学与耶鲁大学今日签署“双硕士学位项目”合作协议。这是耶鲁大学与非常春藤盟校开展的唯一学位合作项目。

  大学与耶鲁大学27日在京签署“双硕士学位项目”合作协议,两校将根据各自招生标准录取学生,整合两校学科优势和特长,培养全球环保人才。

  今天上午,大学与耶鲁大学在大学主楼签署了“双硕士学位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是耶鲁大学与非常春藤盟校开展的唯一学位合作项目,项目将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全球环保英才。

  10月20日上午,“竹子开花和气候变化对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影响研究报布暨栖息地破碎化对熊猫种群长期的影响研究项目启动研讨会”在大学学院召开。来自国家林业局、大学、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林业大学、大学、中国林科院、中国环科院等多家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9月25日,大学与中国清洁空气联盟联合发布《基于“大气国十条”的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效果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如果在2017年全面落实现有减排措施,可分别为、天津、带来26%、19%、15%的PM2.5年均浓度下降,空气质量将明显改善。

  24日,大学学院院长贺克斌在2014浙江环保产业博览会上提出,当雾霾已经到严重,部分城市会选择洒水解决,但如果雾霾已从光化学反应转为液相反应的时候,其实靠洒水扬尘并不正确,而只会加重雾霾。“治理思上要有时空的选择,正常情况下是有道理的,在特定情况下没有道理。”

  9月19-20日,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KOSEF)的共同资助下,由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中心、韩国浦项工科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资源与功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延边大学)以及区域质量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讨会”在延吉召开。

  9月12日,第九届全国友好科技竞赛(以下简称“环科赛”)颁典礼在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3所高校的43名获选手参加了颁典礼。

  9月5日,以“水处理产业变革与创新”为主题的首届珠三角(东莞)水处理创新在广东省东莞市闭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学院教授钱易在会上强调,当前我国面临着“水太少”、“水太脏”等水危机,资源化、能源化应成为废水处理的新目标。

  专访大学能源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第三产业应纳入全国统一碳市”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9-2 李雪玉在7个碳交易试点城市中,有很多独特之处:比如在立法方面,是具有法律文件支撑的两个试点之一;在纳入的控排企业方面,数量最多,门类最杂。2014年9月初,已完成首年履约,在全国统一碳市建设进......

  供水服务是和企业权责界限纠结不清的公共服务领域之一。由此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水价调整、供水安全等问题。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的不断深化,PPP(公私合营伙伴关系)不仅受到地方的重视,也吸引着企业的目光。然而,在这些领域,与企业要高效合作,其前提是厘清权责,这其中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关系。本期专家将以供水服务为例进行分析。

  8月26-27日,由科技部和美国环保署联合主办的“中美研究联合工作组会”在大学学院召开。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和美国环保署助理署长卡德里(Lek Kadeli)共同主持开幕式及主题报告。美国领域专家团队与科技部代表及中方专家学者共60余人,就水、大气、土壤和固废等领域多个问题进行了谈,全面梳理了合作框架,共谋合作未来。

  近日,大学学院教师贾海峰博士作为中国代表,入选城市排水国际水利与工程学会/国际水协联合委员会(IAHR/IWA Joint Committee on Urban Drainage,简称IWA/IAHR JCUD)专家委员会,任期为2014年至2017年。

  随着雾霾问题日益被人们关注,大学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的行程也愈发紧张起来。做科研、搞、作汇报,向和官员科普空气质量知识……当记者提出,今年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周年,希望就此采访他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但由于时间紧张,只能在会议间隙接受采访。

  郝吉明 大学学院教授,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现兼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委员会委员、中国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市人民参事、中国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等职。

  近日,市科委公布了2013年度市重点实验室和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名单,依托大学学院建立的“新兴有机污染物控制市重点实验室”被市科委正式批准成立。

  大学日前举办与发展论坛,纪念学院成立30周年。论坛以“思考前瞻,启迪发展”为主题,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多位中外院士以度的主题报告与讨论,为问题的解决、教育与科技未来的方向、工程与产业的发展了新思。

  6月5日,为纪念世界日,庆祝大学学院成立三十周年,“与发展高端论坛”在大学主楼后厅举行。部副部长李干杰,大学校长陈吉宁,全国环资委原主任委员、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等出席本次论坛。

  6月5日下午,大学“绿色大学 低碳出行”再生自行车发放活动在西区篮球场举行。该活动由学校绿色大学办公室与处以迎接“世界日”为契机联合举办,旨在呼吁人在校内多骑车、少开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共建绿色校园。首批500辆再生自行车免费发放给提出申领的校内单位,作为“校内公车”使用。

  作为法国大的气候专家,喜力的主要工作是发展中法之间关于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双边合作。

  近期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又一次将应急供水工作拉回到的视野当中,而在整个事件的爆发过程当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被关注到——水污染系水厂在例行检查当中的“偶然发现”,污染物来自于二十多年前石化公司事故排放滞留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水。水厂在约每半年一次的例行监测中发现了自来水中苯污染物超标。在此之前,当地居民可能已经饮用了一段时间的超标自来水。

  5月17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4暨第九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POPs论坛2014”)在昆明隆重开幕。。“POPs论坛2014”由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部公约履约办公室、中国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简称“POPs专委会”)、中国化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大学学院和昆工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承办。

  近日,环保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专业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名单。学院贺克斌、黄霞、余刚3名教师获得“国家专业领军人才”称号,陆韻、吴烨、席劲瑛3名教师获得“国家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今天,由“区域质量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长三角地区大气PM2.5污染成因及对策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学院教授郝吉明,上海市局局长张全共同主持会议。环保部、教育部、科技部等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大学学院、同济大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此次会议。

  4月12-13日, 第四届安全高端论坛在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行,23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研讨了“未来城市水系统及其核心技术”。

  4月9日至11日,学院副院长左剑恶教授与汉堡工大市政工程学院院长史提芬·科斯特教授联合发起的“中德合作有机废弃物厌氧处理技术专题双边研讨会”在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举行。中德双方共计40余位学术界与产业界专家参会,围绕厌氧处理技术的发展与挑战、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链优化与市场拓展等议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与专题讨论。

  召开京津冀地区大气PM2.5污染成因及对策研讨会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4-4-3 王珊近日,由区域质量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京津冀地区大气PM2.5污染成因及对策研讨会”在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学院教授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唐孝炎共同主持会议。会上,与会专家围绕PM2......

  中国产业迎来变革时代未来5年产业面临大好时机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4-3-31 倪思洁“中国产业尚处于产业发展的前中期,未来5年是市场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在3月26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产业大会上,中国投资联盟理事长王世汶如是说。“产业整体规模增长处于加速期,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rdq......

  专家研讨京津冀雾霾成因及对策来源:科技日报 2014-3-27 林莉君“2014年2月强霾污染事件与2013年1月的强霾污染事件相比,PM2.5浓度下降了10%,气态污染物浓度总体下降2030%,但直观感觉霾污染严重程度没什么不同”。26日,“区域质量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

  这个不断追求“科研梦”的大男孩,心怀着“兼济天下冷暖”的,正一步步迈向自己理想中的人生之。

  大学-东芝能源与研究中心举行2013年度报告会第八次管委会会议同期举行新闻网3月19日电3月15日,大学-东芝能源与研究中心2013年度报告会暨中心第八次管委会会议在杭州举行。副校长薛其坤教授、东芝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须藤亮先生等出席会议,报告会与管委会由中心主任蔡宁生教授主持,双方科研和技术人员约60余人到会。薛其坤教......

  旧城一半以上“旧貌换新颜”来源:科技日报 2014-3-18 李近10年内,大学学者曾利用高精度卫星影像图对旧城进行了两次“辨认”,结果是旧城一半以上的地段已是无可地“旧貌换新颜”了。专家指出,对历史古城性最大的就是“建设性&rdquo......

  大学学院与特洁安技术公司合作推进饮用水紫外线消毒技术与项目学院3月12日电(通讯员丁晓鸥)3月11日上午,大学学院特洁安紫外线消毒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学院节能楼举行。图为参加签约仪式人员合影。根据签约合作内容,未来5年,双方计划在饮用水紫外线消毒的基础理论、工程应用、技术规范、学生实习、国际会议等方面开展......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关键词:初二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