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戴锦华:优秀文学作品一定具有“可读性” 但标准无法被定义

※发布时间:2020-1-4 10:31:5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继母十七岁2019年10月25日下午,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在京揭晓。本届首得主黄昱宁,获作品《八部半》。

  现场,梁文道与入围作家、几位评委进行对谈,戴锦华老师也作为评委出席了颁典礼,今天海螺社区推送的是梁文道与戴锦华老师对谈的部分。

  大家可能不晓得,戴锦华老师喜欢读网络文学。戴老师,您看,人家远子就说,他是因为做文学网站编辑看了太多,觉得天啊,这什么垃圾,决定我自己出手算了。可是您爱网络文学?这是什么情况呢?

  这两年我花了相当的时间阅读网络小说,最初偶然的巧合使我阅读其中一些作品的时候受到了巨大的。或者说它们杀伤力很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自以为我一直是一个怀着最大的诚实乃至勇气关注着中国社会与文化的个人,而阅读那些小说的时候我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逻辑、价值世界,对我来说它们是如此的陌生和。

  当然,我这个态度也再次受到同样的,我在网络小说当中更多寻找到的是他们想象世界的方式和其不断被复制的惯力。这些惯力让我体认到如今这个对于我来说已经极度陌生和仍然处于激变之中的世界。

  对于文学或者对于电影、艺术来说,我寻找的是特例,我寻找的是原创,我渴望寻找到新的东西,这不是我会在网络小说当中去寻找的,但这并不妨碍我在网络小说的写作者当中到它们。我们还是会有非常有原创力、有想象力,而且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媒介机制状态之产的网络作者。所以,这个本身不是一条绝对的线索。

  总体来说,网络写作是新呈现的一种天然资本化和市场化的写作方式。在此种写作方式当中,读者、作者、文本,以及文本之外互相都已经了清晰的边界,这大概不是我们在传统文学当中会予以讨论的。

  对于您刚才说到的网络文学,我们希望我们要鼓励的或者要肯定的是严肃的文学写作,然而呢,我们还是加进一个字眼,是仍然希望具备“可读性”。有时候我们自己都觉得有点难掌握,到底所谓的可读性指的是什么?对于严肃文学而言,可读性这个概念是个有意义的概念吗?

  这个问题也贯穿着我们的全部讨论。说到底,它是一个困惑着整个20世纪直到21世纪的问题,就是文学是什么,文学与叙事的相关是不是本质的相关。没有叙事的话,留给文学的是什么,语言媒介之外文学是什么?

  如果文学必定成为叙事的附载,文学还有可读性可言吗?如果说不凭借故事,不凭借叙事,文学仍然可能拥有可读性,我们就要问的是,叙事是什么?人类是不是仍然需要说书人?故事在哪里?是不是已经转移到诸如网络文学那样一种通俗性的写作当中去了?所有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

  可是我认为,有一点常有趣的。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当我们作为作者,我进入文坛的唯一资本是我是一个资深读者,我永远可以用我的阅读量碾压绝大多数人。但是,因为我的阅读经验使我知道,当你遇到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时候,你心明肚知,这时候所有的标准都无效了,所有的区隔都消失了。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具有可读性,只不过这种可读性它本身不能约定俗成,不能被定义,所以你问了我一个不能回答问题,我居然回答了你,所以这个话都无效。

  

关键词:文学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