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报告文学更要写物

※发布时间:2021-4-7 23:47:4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报告文学不仅要写事件,更要写人物。它要展示鲜活的人物形象,揭开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小说可以虚构,报告文学则要求原原本本的真实,细节、内心活动,都不能任意虚构。这就是报告文学的难度。我认为,《执政基石》作为报告文学是成功的,它不仅写出了惊心动魄的农村故事,也写出了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人物。

  读前面几章,我为李家庚的事迹所,觉得他的确是一位大公、勇于开拓的好。不过,这样的人物我在其他作品中也见到过。越往下读,“似曾相识”的感觉就越少。譬如第七章写李家庚请把违反公约、在地里焚烧秸杆的村妇去,随即他感到了不对头,马上,觉得不应该用如此的办法对待犯错误的群众;进而他觉得,如此,发展下去自己会成为“”,他马上亲自到请求放人,向村妇道歉,并在村大会上做真诚的检查。像这样写英模人物犯错误而勇于改正错误,在内心深处严格地给自己“”,在近几年的作品中很少见。我以为这是很感人、很到位的一笔。能够这么写,得益于作者采访的深入,他真正深入到人物的心坎上了。

  读到修那一章,有几个地方让我掉下眼泪。一是李家庚到王永顺家做工作,王永顺90岁老妈妈训儿子的那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一是王宝芝老汉同意修占他地的那段描写。这些地方,不只写出了修克服了哪些困难,而且写出了一种今天不易见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李家庚倾心倾力倾财为群众谋利益,终于了群众,于是在战争年代曾经有过的那种党群、干群间的鱼水关系,在英武山村又回来了。作者把他的书定名为“执政基石”。作者很,我们的基石不是哪一种观念、哪一口号,而是人民群众。只有各级干部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我们的才会真正巩固起来。

  这本书也勾起我的某种“忧患”。大家从书中可以看到,李家庚上任后干的好几件大事,闯过好几道,靠的都不是现行体制、机制中的正常运行手段。解决“四组”的打官司问题,他自己掏了四千块钱。解决拖欠农民的小工费问题,他又掏了两万多块钱。修自来水虽然有县里拨款,但钱远远不够,余下的一大笔靠的是私人朋友的帮助。为解决困难户的养猪资金问题,李家庚帮助村民向银行贷款,但银行不愿贷给赤贫户,因为他们缺乏还贷能力。只是因为李家庚的软磨硬泡,银行才勉强答应了。这些说明了什么呢?一是说明了奉献、克己奉公的传统在今天还有极大的生命力,人只有这样的传统,才能真正团结群众共同富裕。二是说明了我们的现行机制中,某些东西和广大农民的长远利益不相适应。试想想,如果李家庚不是因为做过生意积累下一些钱,而是一个普通的庄稼汉,那么他纵然有很高的,能顺利地解决英武村的那么多难题么!范冰冰和王学兵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