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学论文> 文章内容

把优质医疗服务带给基层百姓

※发布时间:2023-2-18 12:03:45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昆明市延安医院党委、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共获省、市科技进步17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3篇。近两年,获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重大项目资助3项。

  在昆明市延安医院院长的位子上,蒋立虹已经坐了7年。回想起当年得知被任命为院长那一刻的心情,她说,内心的笃定与自信要多过因院长身份而带来的压力感,她相信这份任命通知既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也是未来持续实现自己“服务百姓”梦想的助推器。

  2005年6月,蒋立虹开始担任昆明市延安医院院长。这位外表干练的女院长,上任伊始,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发展目标,要本着对医学的执著与严谨,对患者的责任与关切,对同事的信赖与支持,带领昆明市延安医院(以下简称延安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然而,“丰满”的理想背后,往往是“骨感”的现实。当时延安医院仅是一个30年前才从上海搬迁而来的小医院,论其影响力远不能与云南省的几家老大哥医院相提并论。于是,上任不久,蒋立虹便积极开展医院的一系列措施,让医院管理朝着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蒋立虹对记者谈到,在学科建设方面,医院力求做到“以强带弱、发展专科、创建品牌”;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行“青苗、晚霞、引进、选送”四类培养计划。

  在蒋立虹的整体规划中,把医院的发展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她的第一要义。她常说,医生的时间是属于病人的,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这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更是信任和期待。这是蒋立虹对医生职业的理解和诠释。无论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还是一位医院管理者,蒋立虹一直把自己与病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多年来,在同事们眼里,蒋立虹是医院第一个来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回到家,她还要继续看资料。这样的作息时间表,她已经践行了好多年。甚至每次遇到技术科研攻关时,她就以单位为家,换洗衣服都是家里人送来,直到攻关结束才回家。

  扎扎实实的付出与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收获。在蒋立虹为首的医院领导班子带领下,延安医院在“十一五”期间各项业务指标增长120%以上,固定资产增加2.1亿元。医院增加了6个国家级和定点医院,增加了17个省级和市级内设研究机构和技术中心。在云南省取得的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有两个花落昆明市延安医院。2012年6月,昆明市延安医院通过省卫生厅三甲医院验收。

  跨越式发展为医院赢得了品牌,赚足了人气,国内外慕名而来的患者不断增多。近几年,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越南等国家的几万名患者先后来到医院接受治疗。

  “青苗、晚霞、引进、选送”是蒋立虹提出并牵头落实的人才培养计划。她常说,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离不开科研和教学,这四个计划正是她对科研教学写真资源、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落实。

  对于医务部、护理部的人员,蒋立虹制定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考核计划。这一考核覆盖了全院95.38%的员工。此外,她还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青年医生发表论文、申报课题,对于积极攻读博士的医生更是给予包括经费在内的各种支持。

  在延安医院,有丰富从医经验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后勤重要工作岗位的人员,可根据“晚霞计划”在人力资源部和所在科室的考核通过后,成为医院为期一年的返聘职工。

  此外,蒋立虹还重点实施了“引进计划”,对于引进的全国范围内的知名专家、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管理。

  记者了解到,医院还针对不同层次人才实行了分级选送。目前已经与心脏中心、美国大学医院、悉尼大学附属Westmead医院国家胰腺胰岛移植中心等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四个计划”实施后的五年中,延安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医院引进人才214名,人员外出培训2357名,接受外国医院指导交流23次,充实了医院的人才队伍,增强了学科建设水平,提升了医院的综合实力。”蒋立虹告诉记者。

  除了延安医院的创新与发展,蒋立虹心里还装着一件大事,那就是如何把优质资源带到基层医院,让更多的基层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健康福利”。

  2008年,延安医院对昆明呈贡县人民医院实行了托管,借助这一模式,延安医院建起了一座与基层医院沟通的有力桥梁。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成功打造了业内闻名的“呈贡模式”。

  “医院通过采取下派管理干部和技术团队等措施,带动了呈贡县人民医院各个科室的发展,帮助呈贡新区医院实现业务量增长31.8%,收入增长41%。”蒋立虹告诉记者。

  同时,延安医院还对口帮扶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及寻甸县等医疗机构,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为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走出了一条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