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融合与跨界:新艺术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2-3-15 13:19:13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所谓“新艺术”,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特指以白南准为代表的电视装置艺术,可以理解为“新的艺术”,以区别于此前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艺术。时至今日,新艺术已涉及一切艺术领域,涵盖所有艺术门类,同时催生了由内而外的层层嬗变。就本文而言,所谓新艺术是指“新催生的艺术”。这里的“新”指的是建立在多计算机、互联网、卫星通信以及交互式仿真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信息存储与媒介,而“新艺术”则指以上述新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接受学姐别这样与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

  1948年,法国巴黎,法国的电子工程师皮埃尔·舍菲尔在地铁站里了地铁列车的进站、鸣笛、出站、行驶、机械摩擦碰撞等声音,通过早期录音设备的剪接、拼贴,合成制作为第一部电子音乐作品《地铁曲》,同年6月20日在巴黎,又于该年10月3日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场实验性电子音乐会。在国内,1984年9月24日,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我国有记录的首场电子音乐会,揭开了国内高校探索电子音乐的序幕。

  1963年,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在卡塞尔举行了一场名为《音乐博览会——电子电视》的展览,了装置艺术的先河,艺术家用电视这一彼时的新兴探讨了电子图像的偶发效果,奠定了艺术家作为“艺术之父”和“新艺术之父”的地位。1988年11月,中国艺术的“开山之作”《30×30》则由艺术家张培力完成,并在“88中国现代艺术创作创造研讨会”上放映。1996年9月14日,《现象·》艺术群展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办,这是中国第一次以装置为主题的专题艺术展览。

  1945年,玛雅·德琳的实验短片《一项为镜头编舞的研究》成为舞蹈影像创作最初的教科书,以自己独特的创作使得舞蹈影像的价值超出了记录舞蹈的功能,而成为一种编创行为和手段。2002年,舞蹈学院成立了艺术系并设立了电视舞蹈专业,之后又创设了电视舞蹈实验室和大师工作坊,2006年,该专业毕业生康健飞、顾晶辉等人的《逐梦》,作为国内最早拍摄的舞蹈短片之一,将主人公穿越时空来到共赴奥运盛会的故事“讲述”得惟妙惟肖。

  1977年,乔治·卢卡斯执导的《星球大战》大规模运用电影特技;1993年,电影《侏罗纪公园》开始运用数字技术塑造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角色;1995年,3D数字动画影片《玩具总动员》的问世,了动画电影全数字制作的可能。世纪之交,全球数字影院相继建立;2002年《星球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的诞生,标志着电影产业链实现了全部数字化。在国内,1999年上映的国产影片《大战宁沪杭》运用了数字合成手段,迈出了中国电影数字化的步伐;2000年上映的《紧急迫降》开始大量运用电脑特技制作;同年上映的《聊斋·席方平》还尝试了虚拟烟火的制作,运用数字技术烘托古典文化意境;此后,随着数字版影片在国内数字影院的正式放映,中国正式步入数字电影时代。

  综上,这些先后出现在国内外的艺术现象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艺术。这种新艺术概念的外延涵盖新技术所催生的一切艺术现象,所以它绝不限于视觉艺术,而是涉及所有艺术门类。其主要形态类型如网络文学等新语言艺术,艺术、计算机绘画、各类计算机动画、互动式艺术、装置艺术等新视觉艺术,舞蹈、网络编舞、多舞台剧等新舞蹈、表演艺术,数字电影、数字电视艺术节目、各类DV短片等新影视艺术以及新音乐艺术(电子音乐)等。

  新艺术尽管涵盖甚广,但却有着自己共同的特点:“融合”与“跨界”。以中国的艺术为例,进入新世纪,中国的艺术才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新艺术。这个时期,艺术明显地表现出某种融汇的趋势,从绘画的“再现性”发展到注重过程的“表现性”,再到浸透着互动的在场“参与性”;由单纯的视频表达发展到电子音乐、舞台表演多媒融合,再到电子游戏的交互形态的主体跨界。可以说,“融合”与“跨界”就是中国新艺术在21世纪初发展的这20年间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和趋势。

  所谓“融合”即“艺的融合”,原本受到各自媒介限定与技术影响的各个艺术门类,在数字化的新平台的作用下,彼此间产生了融合,衍生出新的艺术现象,艺术和艺术之间、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甚至被突破。这种融合具体表现为艺术媒介的融合、艺术语言的融合、审美意象的融合、审美体验的融合。我们用“多媒融合”这一概念来概括新艺术的这一基本特征,可见,要理解新艺术这一融合特征的关键则在于理解“多媒融合”的概念。

  所谓“多媒融合”,字面意思是多种信息媒介的融通整合。其技术背景是数字化的新不仅可以记录、还原视听形象信息,而且可以记录还原包括味觉、嗅觉、触觉和运动感觉等感官属性信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息记录语言,能实现艺术形象记录和造型语言的最终统一。因此“多媒融合”的深层含义是指,新实现了艺术形象造型语言的最终统一,从而建构了一种多媒融合的艺术语汇,搭建起了一个多媒融合的艺术平台。

  艺术的造型机制经历了由多媒到单媒,再由单媒到多媒的循环往复。在原始社会的艺术滥觞期,诗、乐、舞等各种造型机制的“多媒”本来都是融合为一、密切关联、相互促进的。随着人类在上的成熟和技术上的进步,艺术的造型机制也由多媒单媒。分化后的各个艺术门类都具有以单一感官为对象的特征,不同的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感觉是各自不同的,而每一种造型机制和物化手段都越来越精致、完善。戏剧、影视作为综合艺术初步恢复了“多媒融合”的特点。最终,伴随着新的出现与发展,整合功能一步步导引着新艺术,不断发现、鼓励、提升和强化其中的融合因素,而这种从单一到多媒融合的发展水平,也正是新艺术自身成熟度的标识。

  “多媒融合”成为如今新艺术的重要造型机制和审美特征的历史必然性,而支撑这一历史必然性的则是艺术的人性本质和自然本质。“多媒融合”符合艺术表现人性的要求,因为人的感官本来就是多媒的,而且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历史的产物,所以人不仅以全部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同时,“多媒融合”也符合艺术表现自然的要求,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是有声有色、“多媒”合一的。所以,人类艺术信息的“多媒融合”,不但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人类审美意识完善的必然要求。而新艺术“多媒融合”的审美特征正是源自人类艺术不断寻求更加全面而精致地表现无限丰富的人的主观体验,这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而合理的产物。

  所谓“跨界”即“人的跨界”,也就是艺术主体的跨界行为,既包括非艺术家跨界到艺术领域,也包括某一门类的艺术家跨界到其他艺术门类,还包括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与接受主体(欣赏者)之间的跨界。就新艺术而言,在以第一类为主,如早期的电子音乐和计算机图形艺术;在中国则以第二类为主,如第一代艺术和记录影像艺术家。至于第三种情况,创作与欣赏的跨界,则主要出现在交互艺术与网络文学中。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第一波新艺术实践主要是被新而不是被新技术催生的。当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论。中国新艺术中的跨界现象的背景既包括新技术的推动,如互联网之于网络文学,也包括新艺术的影响,如电子音乐、新舞蹈等。

  新艺术中跨界的内容与表现是围绕着艺术主体的行为展开的,其表现是多样而丰富的。如新的创作工具的借用,如网络文学、CG绘画的“换笔”;可以表现为艺术主体行为的越界,如让书画艺术的奋笔疾书出现在音乐艺术的表演行为中;可以表现为艺术行为过程的“折叠”,如网络文学中写作与阅读的同步化;也可以表现为艺术主体行为角色的“互换”,如交互艺术中设计者和参与者也都是观赏者。

  新艺术跨界的向度包括向内的内涵式跨界与向外的外延式跨界。以电子音乐为例,内涵式跨界主要表现为从“乐音”到“噪音”声音的拓展以及从“调性”到“无调性”的音乐手法与类型的突破。但尽管出现了拓展与突破,它仍然属于音乐艺术范围内的跨越,并未突破音乐的边界。而外延式跨界则表现为从听觉到视觉、从时间到空间的跨越和突破,已经超越了音乐艺术的边界,跨进了其他艺术领域。如2004年10月首演的作曲家程伊兵的《乐中书》就是这种跨界的典型作品。作品将书法者现场书写苏轼《前赤壁赋》的动作通过传感装置控制电子音乐,与现场的“电子化”古琴演奏和人声吟唱等其他音乐声部进行现场合成,再现古战场惨烈的厮杀场面,演绎中国古代文人旷达悠远的怀古,而作品的视频投影则着力表现中国书法艺术的下笔、提笔、运笔的动静、轻重、疾徐、曲直等韵律变化,为音乐的表达提供了更细腻丰富的表情元素。

  新艺术中的跨界与融合现象是一种相互生成的互动关系。一般说来,首先出现的应该是人的跨界,在此过程中,艺的融合随即出现了。异质工具和媒介的加入,导致新的艺术手法乃至新的艺术语言的产生,进而催生新的审美体验、新的趣味追求。而这些新的艺术观念的产生,又会进一步推动艺术主体进行新的跨界探索和尝试。最初进行跨界探险的往往是个体,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新艺术实践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型复合团队。

  我们应辩证而非绝对地看待新艺术中的跨界与融合。它们是新艺术的重要特征,却不是新艺术的本质;它们是新艺术的发展趋势,但不是新艺术的追求目标。当下,我国新艺术实践中的“跨界”总体上还是在“守界”前提下的跨界,是在传统艺术门类框架下的跨出和跨进。而我国新艺术实践中的多媒融合,总体上也停留在多种固有的艺术媒介语言的联合运用层面上,距离真正意义上多媒融合的新型艺术语言的要求尚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或许,近来热度颇高的“元”,因其“融合+跨界”“虚拟+交互”的新特质,有可能成为造就全新新艺术的新机遇。

  

关键词:艺术特征论文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