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渭南市大荔县城关镇初级中学的校园,你会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那就是大荔县城关镇初级中学的校长潘增潮。多年来,潘增潮始终站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用辛勤的汗水谱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教师职业是个活,你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这位朴实的校长总爱把这句线次因所在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提升较快被当地教育局评为优秀校长。
潘增潮在农村任教30多年,从最偏远的乡村学校到城镇学校,他了中国农村教育巨大的发展变化。
潘增潮说:“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大发展时期,国家对乡村学校的教学硬件与软件的投入以及支持的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校长,我更应该抓住机遇,从自身做起,担当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人的历史责任,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
在他看来,这些年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乡村学校的硬件建设得到了大幅改善,然而教育生态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比如师的综合素质和家长的教育。农村教师的学历偏低,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其综合素质提升的速度;农村家长的教育有局限性,弱化了家校合作的成效。令人欣喜的是,国家正不断加大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创造各种平台加强家校合作,情况变得越来越好。
在别人眼中,潘增潮是个能人。他曾多次被评为市级、县级优秀校长,因此常有人向他请教管理秘诀。潘增潮认为,管理学校有三个原则:思想第一,制度第二,校长第三。校长始终是一个为全校服务的角色,有领导的,但更多的是服务。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师幸福工作、有利于学校持续发展的事情,校长都应尽力去做、乐意去做。风清气正对于一个学校很重要。在他所管理的学校中,潘增潮始终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全过程,积极发挥教代会职能,在工作中听取多方意见。
潘增潮每学年都要在全校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一步规范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学校经常开展专题教学研究;校领导们长期关注课堂、老师、学生;教务处每周开展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将教师的表现详细记录,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学校每周抽查,将检查、考核结果量化,作为向教师发放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学校重视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将质量分析落到实处,及时总结反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教与学的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九年级毕业班的教师们每月都要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各个班级对每名学生都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学校不断加大励力度,扩大励范围,依据励制度对师生进行表彰;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和家长一起共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核心,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潘增潮一直开展“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的教育活动,实行师德巅峰小保姆师范一票否决制,通过学生评教、家长评教、同行互评,加强对教师职业的考核。他以“争创一流学校”为目标,引导全体教师讲正气、讲奉献、讲业绩、讲团结;以培养为抓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