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市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 为特殊学生插上自立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8-1-23 17:32:0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特殊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和素质的一把重要标尺。因此,党的十七大、和十九大报告先后提出“关心特殊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和“办好特殊教育”的目标。一批批奋战在一线的特殊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教育的与实践中,探索当代本土化的中国特殊教育发展之,特殊教育正朝着专业化、信息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作为东阳市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如何提高特殊学生的生活能力,如何开展适合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如何能让特殊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自1996年起,开始从事木雕职业教育,2008年7月,学校与东阳市残疾人联合会、东阳市技术学校联合开设了“数控木雕”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班。学校从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成集小学、初中和职业高中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现今,已有100多名毕业生从事木雕工作。

  东阳素有“中国木雕之乡”之称,其木雕工艺,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学校将被誉为“国之瑰宝”的优秀民间工艺,融入聋生的职业教育,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在特殊学生的手里得以传承和发扬。

  而木雕职业教育已成学校的“金招牌”: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浙江省残疾人文化艺术示范、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先进集体、金华市级优秀非遗传承教学……除此之外,、浙江卫视、《金华日报》等都曾亲临学校作专题采访报道;由中国妇联主办的《中国妇女》和由中国残联主办《中国残疾人》均详细地介绍了学校木雕职业教育取得的成效。

  有口皆碑的木雕职业教育,让聋生有了一技之长,在步入社会后能够自食其力,这一切源于学校教师孜孜不倦的努力和陪伴。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教师自学技能,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惩机制、鼓励学生多平台展示才艺……2012年,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以东阳木雕为题材的舞蹈《鬼斧神雕》,荣获浙江省特殊学校文艺汇演一等和全国特殊学校文艺汇演三等。

  2002年学校打破了只招听障学生的惯例,增设了培智班。随着近些年来,智力障碍学生逐渐增多,如何为智障学生打开职业教育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的方向。

  2015年8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从享誉盛名的聋生木雕职业教育到现如今培智学生职业教育的探索,学校立足于实情,以不变的求得突破:以“生活化”为核心的培智职业教育在悄然发展。

  开设相关课程:除常规课程外,低年级开设生活适应、劳动技能,高年级在此基础上开设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等课程。职业教育内容涉及面广,烹饪、烘焙、家政、洗车……未来还计划开设茶艺、陶艺、园艺等课程。

  建设专用职教室:目前学校已有木雕室、家政室、烹饪室、洗车间四处职业教育专用教室。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下拨100万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计划建设园艺区、茶艺室、陶艺室、洗衣房等职能教室,并完善各个专用教室的设备及。

  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教师们深感专业、精准才能强有力的支撑培智学生的职业教育工作。于是,远赴、重庆、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学习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备功课。

  据统计,学校培智学生的职业教育先后得到浙江教育在线、东阳日报、金报东阳、金华教育网、东阳新闻网等多家新闻的报道。微课《洗车步骤》获金华级评比活动一等、论文《洗车,敲开特殊学生就业之门》获金华二等。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努力让每一朵花儿都幸福绽放,是学校不懈努力的目标。如何能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技能、适应生活、融入社会,是学校始终探索的教育教学。在传承与创新中,努力让以“生活化”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为特殊学生插上自立自信的翅膀,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