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山西省教育

※发布时间:2021-4-14 17:30:4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02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继续按计划分步骤实施和全面推进省委省确定的新世纪10项教育重点工程和8项教育,全面实施山西教育“十五”计划,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与时俱进,深化,扩大,依教,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保持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召开。

  2002年教育经费总收入116.08亿元,具体来源渠道为: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66.29亿元,各级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入达5.99亿元(其中:城市教育附加费2.99亿元,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2.71亿元),企业办学教育经费4.6亿元,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0.51亿元,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3.98亿元,社会捐资办学经费4.89亿元,事业收入27.82亿元(其中:学杂费收入20.24亿元),其他收入2.00亿元。教育经费总支出情况为: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支出115.46亿元,其中,教育部门教育经费总支出102.10亿元,其他部门教育经费总支出5.14亿元,企业办学教育经费总支出4.25亿元,社会团体、个人办学教育经费总支出3.97亿元。

  教育部门事业性经费支出情况为:2002年教育部门事业性经费总支出92.66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60.54亿元,公用部分支出32.12亿元)。普通高校支出16.83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8.55亿元,公用部分支出8.28亿元)。中等师范学校支出2.02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1.01亿元,公用部分支出1.01亿元)。普通中学支出31.59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20.22亿元,公用部分支出11.37亿元)。高级中学支出6.03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3.17亿元,公用部分支出2.86亿元)。完全中学支出7.29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3.79亿元,公用部分支出3.50亿元)。普通初中支出18.27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13.27亿元,公用部分支出5.00亿元)。职业中学支出2.36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1.58亿元,公用部分支出0.78亿元)。小学支出30.28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24.43亿元,公用部分支出5.85亿元)。

  教育部门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2002年度教育部门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57.48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51.44亿元,公用部分支出6.04亿元)。普通高校支出7.5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5.9亿元,公用部分支出1.6亿元)。中等师范学校支出0.87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0.66亿元,公用部分支出0.21亿元)。普通中学支出18.96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17.49亿元,公用部分支出1.47亿元)。高级中学支出2.69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2.51亿元,公用部分支出0.18亿元)。完全中学支出3.14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2.7亿元,公用部分支出0.44亿元)。普通初中支出13.12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12.26亿元,公用部分支出0.86亿元)。职业中学支出1.53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1.35亿元,公用部分支出0.18亿元)。普通小学支出22.96亿元(其中:个人部分支出21.98亿元,公用部分支出0.98亿元)。

  落实《教育法》的“三个增长”的情况。全省各级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2002年全省各级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6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7%。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5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5%(教育部门教育事业费支出5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4%)。同年全省财政收入为292亿元,比上年增长27.46%。全省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5.09个百分点,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低于财政收入增长14.11个百分点(教育部门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低于财政收入增长12.52个百分点)。各类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为:全省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721.98元,比上年增长17.73%,其中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718.97元,比上年增长20.37%。全省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877.7元,比上年增长9.14%,其中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844.11元,比上年增长11.47%。全省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232.96元,比上年降低0.5%。全省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440.69元,比上年增长6.64%。全省中等师范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973.16元,比上年降低25.62%。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4031.52元,比上年降低22.16%。

  各类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2002年度全省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增长情况是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30.61元,比上年增长31.66%,其中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6.45元,比上年增长45.65%。普通初中生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61.81元,比上年增长19.76%。其中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50.32元,比上年增长56.03%。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121.12元,比上年降低0.15%。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162.33元,比上年降低20.06%。中等师范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475.09元,比上年降低13.45%。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850.59元,比上年降低24.88%。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02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77.39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3.87%,与上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3.73%相比,提高了0.14个百分点。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2002年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66.29亿元,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59.87亿元(教育部门教育事业费支出57.48亿元)。财政支出333.6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9.87%,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17.95%,比上年降低0.22个百分点(教育部门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7.23%,比上年降低0.14个百分点)。

  2002年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共投入13.42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4.74亿元,群众捐资助学、勤工俭学及其他资金8.68亿元,共新建改建校舍168.69万平方米,维修校舍126.85万平方米,购置教学仪器13.64万套,文体器材8.69万件,购置图书资料181.44万册。为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事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

  2002年中央和省共下达教育系统基建投资2076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省属高校及厅直单位6500万元(国债资金4500万元,原部属院校划转1050万元,师范教育300万元,职业教育150万元,补助内地班500万元),省下达省属高校及厅直单位7310万元。中央补助地方普通教育基建投资4950万元(国债资金4500万元,高级中学400万元,特殊困难50万元),省补助地方普通基建投资2000万元。竣工建筑面积219.06万平方米,其中教工住宅竣工建筑面积27.96万平方米。

  6月,举办了有21支高校教职工代表队和18支中小学代表队参加的软式排球比赛,使这项新型运动在全省大中小学得到积极的推广。8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第八届中会上,山西省中学生体育代表团全国总分排名第二十三。13所中小学和9名个人获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和模范个人励。举办了全省第五届大学生篮球比赛暨CUBA选拔赛,太原理工大学男篮、女篮分别获得了西北赛区第一名和第三名。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篮球联赛中,太原理工大学男队获得了第二名;在第十五届全国排球联赛中,太原理工大学女队获第五名;在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中,太原理工大学获得3金2银3铜的优秀成绩。全年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学校卫生大检查,在高校广泛开展了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举办了“绿色环保、爱我山西、爱我家园”为主题的第六届学生艺术节活动,活动种类有舞蹈、声乐、器乐、美术、书法、绿色环保征文比赛等。为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经层层选拔,10个地市共选出音美教师102名,评出一等10名、二等21名、三等30名、优秀20名,其中有6名教师参加全国比赛。召开了“高校交响乐赏析课”现场会,并于12月对各校贯彻《交响乐赏析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研究制定了全省《贯彻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方案。对67所艺术先进学校进行了复查,对不具备表率作用和不符合要求的学校取消其艺术教育先进学校荣誉称号。举办了第16届世界女大学生“和平大使”山西赛区选拔赛,山西省10所高校的50名女大学生参加比赛,其中10名优秀女大学生进入决赛。获前三名的学生将参加全国决赛。转发了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若干问题的意见》,对贯彻文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同省军区司令部召开了全省学生军训工作会议,讨论了《山西省2002~2005年学生军训工作发展规划》和《2002年度学生军训工作计划》,并将规划和年度计划印发给各有关单位。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部新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会同省军区学生军训办公室组织全省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山西省学生军训试用教材。2002年8月举办了首届军事教师培训,全省共有87名教师进行了系统军事培训,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全省高校学生入伍的征兵任务。

  2002年,完成了全省高校教师申请高校教师资格的审核认定工作;初步完成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的资格认定。全省共有15.89万人申请各类教师资格,认定12.77万人,其中,高等学校教师资格6930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2829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570人,高级中学教师资格9915人,初级中学教师资格3.83万人,小学教师资格6.41万人,幼儿园教师资格5103人。完成了第六批特级教师评审及首次在岗特级教师复评工作,评审通过特级教师136人,复评通过特级教师313人。会同省编办、省财政厅开展了中小学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调研起草工作。在深入6个地市的150多所学校进行调研、测算和对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现状进行摸底的基础上,起草了山西省贯彻中小学编制标准的实施意见和分流意见。出台了山西省高校编制管理意见,重新核定了22所高校的编制。分别与省老区教育促进会和省教育工会联合表彰励“晋绥儿女”优秀教师120人、“三育人”先进个人100名、先进集体24个。推荐50名高校专家参加全国、全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评选,有8名专家被推荐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候选人。完成了2002年的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普通高校、中专学校、中小学共有392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评,共评审通过3718人,占参评人数的94.8%。完成了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295人。印发了《山西省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十五”培训规划》,召开了全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全省中小学校长计划、山西省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资格认定办法、山西省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使之制、规范化的轨道。

  2002年,全省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59%,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7.37%,职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8.98%,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3.73%。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6.51%。普通中专学校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59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93%。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50%,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42%。

  第四届全国推普周期间,在全省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通用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竞赛活动,教职员工和大、中专院校学生约17万人参加了个人答题赛,组织了近300个代表队参加了团体赛。全年全省各普通线万人,节目主持人、、电视播音员346人。暑期举办了两期省级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共培训教师408名,新培养337名省级测试员。全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数量为国测员124名,省测员1428名。

  2002年,召开了中小学安全专题会议,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3月26日省办公厅召开了全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电视电线年全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02年各级各类学校安全工作。2002年在全省教育系统先后组织了六次安全大检查。3月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期间组织开展了一次“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主题宣传活动。4月全省交通安全宣传月期间,与省交通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在全省城乡组织开展了一次“关注青少年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与省、省安全生产监管局联合印发了《山西省“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和“交通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意见》。与省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安全工作优胜杯竞赛”的通知》,决定从2002年开始,连续三年在全省高校开展“安全工作优胜杯”竞赛活动。

  2002年,山西省录取公派留学生77名。其中,录取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36名(其中教育系统录取21名,非教育系统录取15名。录取人员中,高级访问学者8名,普通访问学者28名);省筹资金资助选派出国留学人员录取29名;批准单位公派渠道公费留学人员12名。2002年,山西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晋城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夏县中学、大同市第三中学、山西光华职业学院、山西科技贸易专修学院、山西大任外国语学院、太原英之辅语言培训中心9家单位被批准为聘请外教资格单位,使全省具有聘请外专外教资格的学校达到51所。共聘请长短期外专外教185名。在往年招收长期来华留学生的基础上,2002年继续批准有关高校招收长短期自费来华留学生128名。全省派出对外汉语教师151名。2002年,派出9个教育考察团,出国考察人员计89名。全年共审核、批准教育系统270人短期出国访问、合作研究、参加国际会议等;其中出国合作研究、参加国际会议等进行实质性科学研究或学术交流的专家教授有81人。对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大幅增加,全年共有32位专家、学者及师生赴、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校际交流。2002年约有20余位在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回校或开展科研合作等活动。4月,批准山西医科大学举办了医学学术国际研讨会,与会外方代表70余人。7月,批准山西财经大学与中国金融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金融时报等单位联合筹备召开了山西票号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金融学理论前沿与实践国际学术研究会,约80人参加会议,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代表以及、等有关地区代表参加了会议。经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美国英语协会批准,2002年7月11日~8月7日继续组织了“中华营”英语夏令营活动,共有16名大学生、近200名中方中学师生参加。对78名大学以上学历自费出国留学人员进行了学历审核工作,1998年以来全省历年大学以上学历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累计达1693名。

  11月,教育部认定山西省出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等5家单位为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使山西省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总数达到8家。12月,会同省、省工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活动秩序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开始对全省自费留学中介机构进行规范和整顿。

  新审批了一批社会力量举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助学机构,并新增学历文凭试点学校1所,学历文凭专业6个。2002年,全省民办教育机构共有1697所,在校生总数18.62万人。其中,经批准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3所(包括2所普通高校二级学院),在校生0.29万人;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在校生0.34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机构50所,在校生1.40万人;中等专业学校44所,在校生0.63万人;普通高中79所,在校生2.08万人;职业高中77所,在校生1.08万人;初中81所,在校生1.95万人;小学70所,在校生1.47万人;幼儿园491所,入园人数3.52万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802个,参训人员达到5.86万人次。全省民办教育机构中教师总数为2.0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万人,全省民办教育机构总资产达13.7亿元。

  进一步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制定印发了《山西省社会力量举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设置暂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对全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评估检查,其中68所准予继续办学;对12所办学条件差,达不到评估要求的学校,取消其继续招生的资格;撤销了16所不合格学校。并对民办学校招生市场进行了整顿,进一步推动民办学校法制化、规范化、制的建设。

  7月,举办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培训会。9月,制定出台了《山西省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意见》。11月,进行了基本满足学前三年教育县(市)的评估验收和示范园复查工作。全省又有阳曲等8个县(区)通过省验收,全省基本满足学前三年教育的县(区)达到62个。组织了全省幼儿教育先进县(市、区)和先进个人的申报评选工作。2002年,全省幼儿园5331所,比上年增加57所,其中社会力量办园628所;在园幼儿78万人,其中社会力量办园的在园幼儿5.77万人。幼儿园校舍建筑总面积207.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3万平方米。

  年初,继续在全省大中小学学生中开展“节约一元零花钱,资助残疾小伙伴”活动,筹集资金150万元,全部用于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5月~9月,先后选派太原市盲童学校、太原市盲聋哑学校、阳泉市盲聋职业学校等6所学校的校长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班。11月,与省民政厅、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在晋中市召开了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表彰了“九五”期间特殊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17个县(市、区)、26所学校和120名先进个人,命名表彰了6所省特殊教育示范学校。截止年底,全省特殊教育学校达到36所,比上年增加3所,在校学生6297人;专任教师856人,比上年增加94人。

  年初,提出了关于落实2001年省义务教育执法检查有关问题的整改意见和措施。2月~3月,先后印发了规范中学生作息时间和中小学招生工作的有关文件,明确城乡走读学生每天到校时间,中小学冬季分别不得早于7∶30和7∶50,夏季不得早于7∶00和7∶30。6月,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制过渡的意见。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扎实推进,全省首次实现小学校均学生突破百人,初中校均规模达到632人。同时,基础教育课程工作稳定推进,又有11个县(市、区)参加课改实验,组织举办了4期培训班。

  继续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全省“普九”县区维持上年水平。组织未“普九”县实施二期义务教育工程和危房工程,打好“普九”攻坚战。组织开展省内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据统计,全省捐款450.15万元,直接受助学生5.32万人。支援贫困地区计算机2019台,计算机软件460套,课桌凳9514件,教学仪器3187件,单放机1209台,教材44.87万册,图书67万册,文具7.49万件,学具30.72万件,衣物24.08万件。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04%。比上年提高0.96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55%,比上年提高1.96个百分点。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96.7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6.18%,比上年提高5.79个百分点。

  1月,转发了教育部有关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提前的通知,根据国家对高中课程计划及学科教学大纲的调整意见,部署了各地各学校学习贯彻实施等工作。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积极发展民办高中教育,审批成立了10余所民办高中学校。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比上年增加40所,达到509所。在校生达到48.58万人,比上年增加8.32万人。其中社会力量举办普通高中127所,在校生5.67万人。分别占普通高中总校数和在校生总数的24.95%和11.67%。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省教育厅代省起草并下发了《山西省第二期德育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确立了“十五”期间二期德育工程的建设新目标。10月在地县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对19个德育示范县、30所德育示范校进行了全面复查。通过复查,进一步总结推广了一期德育工程建设经验,在巩固德育示范县建设的同时,对德育工作赋予时代特色,拓展新内容,改进方法手段,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全省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有了新进展。已有26个县分别接受国家和省资助2900多万元,开始新建一批青少年活动场所。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建设实施纲要》,在学校开展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建文明校园,做四有新人为主题的系列小建设和知识专题读书读报暨规范竞赛活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结合主题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结合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制定并印发了《山西省中小学德育规程》和《山西省中小学生德育指导与评价手册》,对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途径和方法作了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德育内容和评价不同层次的要求。

  12月在祁县召开山西省中小学德育序列化实验现场研讨会,总结推广了祁县在义务教育阶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使课程教学、实践活动、行为疏导三序并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序列化经验。组织了全省第二批中小学教师渗透德育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共评出146名渗透德育能手。印发了《山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意见》和《山西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起草了《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意见》,对班主任的任职条件、主要职责、领导管理、选拔任用、培训提高、待遇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在全省中专、中小学开展了班主任素质展示活动,经过市(地)县乡校层层组织选拔,全省数万名班主任参加了活动。来自全省11个市(地)中小学校的70名班主任教师和全省普通中专学校30名班主任教师参梦见钱包被偷加了展示决赛。评出一等8名、二等24名、三等48名,最佳单项21名,4个优秀组织。

  1996年建立实验教学普及验收制度以来,至2001年底已有108个县(市、区)通过“普实”验收,2002年又完成了4个县的验收。至此,共计112个县通过“普实”验收,占全省县区总数的94.1%。根据原省教委2000年印发的《关于建立实验教学普及县复查制度的通知》,全年有23个县通过了“普及实验教学县”的复查验收。全省共有58个县通过了“普实”复查验收,“普实”复查工作得到稳步推进。4月印发了《关于评选优秀实验教学论文的通知》,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各市地推荐参选实验教学论文225篇。8月与省教学设备管理处协同举办了部分基层仪器站培训班,26人参加培训。9月在运城市举办了全省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师培训班,95人参加了培训。

  年初,召开了全省教师教育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全省第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定印发了“十五”期间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开设了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幼儿教师《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两门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根据教育部安排,组织安排全省初中16个学科、小学10个学科的104名课程参加了国家级培训,并组织了省级培训。有14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初级培训。组织1100名教师进行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暑期,安排2万名小教专科函授和1万名初中教师本科自考的面授教学并进行了统考。

  8月8日,省长刘振华签署了山西省第157号令,发布《山西省教育督导》(以下简称《》)。《》明确:教育督导是指县级以上人民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的行为。教育督导的对象包括:本级人民的有关部门、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县级以上人民应当保障教育督导经费,确定必要的人员编制,教育督导工作的需要。《》还就县级以上人民教育督导机构的职责、建立督导资格制度、督学的任职条件和职责、督导的方法、督导的实施程序作了明确。并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建立督导公报制度,不定期向社会公布督导结果,各级人民及其有关部门,要把教育督导结果作为考核、评价被督导单位及惩、任免其主要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共25条,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8月31日,山西省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义务教育保学金制度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决定从9月1日起,在全省实行义务教育保学金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山西省实施科教兴晋战略,依法保障学龄儿童和少年接受年限的义务教育,真正解决学龄儿童和少年因贫困而失学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

  《办法》要求省、市、县各级都要建立义务教育保学金制度,确保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都能入校学习,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办法》决定,省2002年安排专项经费800万元,2003年预算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专门用于建立保学金制度。市(地)县(市、区)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和发展的决定》及《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中的责任,足额安排资金。未足额安排的,省财政将用转移支付资金抵充。义务教育保学金的发放对象和使用范围,主要用于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贫困学生书款、杂费;其补助标准是:小学每生每年160元,初中每生每年260元。特困生的申请资格是农村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年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城镇居民收入在各县(市、区)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其以下的。保学金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每学期评定一次(学期中如遇,可随时申报审批)。《办法》要求各基层单位必须严格保学金的申请、审批标准,实事求是,决不允许虚报贫困生人数,凡虚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

  对保学金的监督,《办法》建立了三项制度,即公示制度、检查制度和报告制度。各中小学确定的特困生,一经认定,立即公示。保学金的收支情况每学年末公布一次,接受上级部门、学校师生和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保学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保学金进行检查,对挤占、挪用保学金的,要严肃查处;各市(地)教育、财政部门在每学期末要以书面形式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本市(地)保学金发放情况,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办法》还,已实行对口帮助及其他多渠道资助贫困学生的制度应继续执行,同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和个人积极捐助保学金,各级将按有关对捐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2002年,全省职业高中比上年减少5所,招生比上年增加9069人;在校生比上年增加8355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46.51%,比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继续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普通中专学校100所(其中中央部委所属1所,地方所属99所),比上年减少9所。招生比上年增加6896人;在校生比上年增加660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17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57%;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59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93%;普通中专专任教师与在校生之比为1∶26.54。9月,省召开了省、市、县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副省长王昕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草拟了《山西省人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报省审批。

  8月,经省批准,又有12所学校被确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分别是:山西省长治卫生学校、山西省临汾人民学校、山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山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山西省司校、太原农业学校、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山西省行政管理学校、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太原市卫生学校、运城卫生学校、运城市农业机电工程学校。

  根据全省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对中专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并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月,开通了山西职业教育网站。为推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2002年开始对全省普通中专学校和职业中专学校的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在职业学校毕业生中全面推开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指定了6个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对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技能鉴定。

  继续推进高标准扫除剩余文盲工作,狠抓脱盲的巩固提高,通过大力推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巩固了扫盲。充分利用县、乡、村办学网络,重点依托乡镇文化技术学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完成培训130万人次,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显著作用。验收达教育部《规程》示范性乡镇技校3所,使全省总数达到238所。

  加强了高校学生学籍科学化管理,基本完成了1997~2001年高等学历教育学生的学籍管理数据库系统。开展了全省普通高校函授教育站评估工作。3月~7月,对全省134个函授站进行了评估检查,评出优秀函授站24个,合格函授站93个。年底,召开了评估总结通报会,为优秀、合格函授站颁发了证书和牌。在评估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函授教育站设置及加强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省电大、太原电大和12所地市电大分校进行了评估,为促进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继续开展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核,2002年又有10万余人参加了考核,通过率达到70%。

  2002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比上年增长26.04%;在校生比上年增长26.25%;毕业生比上年增加9968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50%,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42%。普通高校占地面积1228.9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85.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2.85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32.91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2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42.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7.39万平方米,生均学生宿舍面积6.85平方米。全省普通高校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9.35亿元,比上年增加2.68亿元,生均4489.91元;学校藏书1584.96万册,比上年增加180.58万册,生均76.07册。

  2002年研究生教育继续稳步发展。全省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12个,其中:普通高校8个,科研机构4个;有博士点36个,硕士点234个。全省共计招生2007人(其中博士生192人、硕士生1815人),比上年增长27.43%;在学研究生4837人(其中博士生535人、硕士生4302人),比上年增长33.55%;毕业生776人(其中博士生56人、硕士生720人),比上年增长36.38%。2002年招收自筹经费博士生14人,在校生37人;招收自筹经费硕士生345人,在校生877人,毕业生81人。

  2002年,经省批准,新成立了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6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使全省普通高校由2001年的33所增加到39所;联合举办了9所二级学院,审批了7所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完成了山西大同大学的筹建申报及4所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审批工作。

  2002年,基本完成了后勤实体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规范分离工作。在此基础上,各高校进一步引深了后勤实体的人事制度,通过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等方式,在后勤实体内部真正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局面,有效解决了人员分流问题,优化了后勤职工队伍。新组建的后勤实体,普遍按企业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运作,进行了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分配制度和考核制度等实践活动,初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并通过改变服务,加强监督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加快。7月,省转发了省教育厅、省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人防办《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及其他后勤服务设施建设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校学生公寓及其他后勤服务设施建设减免费用的优惠政策,对全省高校后勤社会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建设学生公寓、食堂为突破口,多方创造条件,积极筹措资金,全年新建学生公寓24.6万平方米,4.2万平方米,新建学生食堂6.9万平方米,1.3万平方米。2000~2002年全省高校共建学生公寓64.6万平方米,14万平方米,新建学生食堂15.06万平方米,4.91万平方米。教育超市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学校都建成了标准化教育超市并投入使用。

  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华北工学院“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光学,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5个学科点被教育部批准为重点学科,华北工学院2个学科分别成为国防重点学科点和国防重点专业。完成了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重点扶持学科的申报与扩充工作,确定了10个省重点学科和22个省重点扶持学科,新增31个省重点建设学科。全省高校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重点学科10个,省重点建设学科54个,省重点扶持学科22个。

  重大科技的研究、开发取得新。山西大学彭?墀教授等完成的“全固化激光器系列”通过了2002年国家发明二等初评和答辩,郭贵春教授完成的专著“后现代科学实在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二等;华北工学院获得2项“2002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授项目”二等。评选出2002年度山西高校科技进步70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61项。

  积极引导高校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山西大学承担了3项国家“973”项目,太原理工大学承担了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引导项目。全省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6项,省青年科技基金40项,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62项,省科技推广计划项目4项,山西大学的“新型书写材料”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科技型企业股份制工作进展顺利。太原理工大学天成公司完成了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了上市申请;山西大学与太原铜业公司联合成立了科技型企业,运用激光全息技术合作开发的彩虹丝产品畅销全国市场。大学科技园建设规划方案通过了论证。

  教学进一步深化,启动了“人才创新工程”和“教学工程”,加强了对高校教学评估工作,有力保障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学科专业的调整和建设力度,新增本科专业43个,确定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34个,其中18个被列为教育部试点专业,有两个专业被教育部列为“精品专业”。截至2002年,全省高校共有本科专业356个,专业点153个,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具有山西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完成了2002年度普通高校省级教学励评审工作,全省共有74个教学研究项目参加评审,共评出获49项,其中,一等11项,二等26项,三等12项。教学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去年全省高校教学仪器设备投入达到1.15亿元,使教学基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就业制度进一步深化。6月,省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省计委、省、省人事厅、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做好全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实施意见》,就完善就业机制及管理制度、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2年全省毕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就业率分别达到87.2%、89.8%、57.6%。做好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完成了2002年普通高校3.2万余名毕业生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建立了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16.5万人的学籍学历管理数据库,并进行了1991年~200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学历证书十年信息回登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高校党建工作得到加强。制定印发了《山西省普通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奠定了基础。

  切实加强高校思想工作,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学校思想阵地和高校理论阵地,武装广大师生员工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和“”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召开以后,采取多种措施,在全省教育战线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召开了全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大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并对全省高校师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两课”教学不断深化,对全省高校的“两课”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成立了“山西省高校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选出196所山西省文明学校和628名山西教育系统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4月30日,省委、省在太原市召开“喜迎百年校庆,加快高教发展”庆祝大会,庆祝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建校100周年。副省长王昕主持了庆祝大会,省委田成平代表省委、省向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两校全体师生及校友表示祝贺,并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以及全省高等教育的百年成就,展望了山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远景,对两校以及全省高等教育的和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要求全省各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人;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科技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积极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希望在校的大学生按照总的要求,珍惜在校时间,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代表教育部表示祝贺,希望山西省高等院校大力百年来优良的办学传统,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省教育厅厅长赵劲夫代表山西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讲了话。强调全省高校要按照省委、省的统一部署,立足山西实际,瞄准世界前沿,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提高科技率,为实现“科教兴晋”的战略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山西大学校长郭贵春和太原理工大学校长谢克昌在讲话中回顾了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100年的办学历程,总结了解放以来特别是以来的办学经验,明确了学校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山西大学将着眼于国际科技飞速发展的趋势,塑造以追逐国际科技前沿为方向的研究,着眼于世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塑造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育才,着眼于当今科教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趋势,塑造以为模式的办学,打造区域特色和水平特色,把山西大学建成一流的教学科研型现代化综合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将的办学,使学校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智力与技术支撑园,以人为本的办学方略,使学生成为“思考人类、适应时代、服务社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制度创新的办学机制,把太原理工大学建成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科研型的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