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优化家庭教育方法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8-9-17 5:49:0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刘敏涛的丈夫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现在的小学生都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多有意志薄弱,合作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现象。广大家长,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等,教育子女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设立家长周。有利于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建立起家、校联系的桥梁,无疑有助于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增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即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2、定期开办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班。向家长们系统介绍教育方式方法的同时,对家长的品德、文化学习、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都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特别是强调家长的表率作用,要求家长事事做学生的榜样,时时做学生的楷模,从而使家长意识到自己是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种角色意识的转变,有利于家长素质的提高。

  3、不定期举行家庭教育沙龙。随时解决家长教育方法上的困惑,形成教育的一致性,从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教学中重点突出“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普遍存在的家庭现象以及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对教材进行分析、取舍,活用教材。对教材体系及知识点不作任何删改,凡教师认为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内容进行拓展。同时,教学模式上要求师生互动,避免教师“灌注”,提倡教师以疏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剖析自己的心理状况,分析家庭存在问题的缘由,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上,以故事、游戏、、个案分析,以及存在家庭问题的分析等为主,淡化心理知识,重视学生实际心理。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要给孩子制造成功的机会。家长与孩子一起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小目标,目标变得小而具体,就易于实现。家长经常认可孩子的阶段性胜利,孩子就能常有成功感,从而由内心深处激发自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是快乐的,因为学习让人进步,学习使人成长。家长要懂得发现孩子的爱好,引导孩子的兴趣,保持孩子的热情,体验孩子的成功。从心理健康课上注重培养她的兴趣,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就更爱学习了。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和谐的家庭,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启迪教育和熏陶影响都常重要的。要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让学习成为全家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提高家庭生活的文化含量,精心营造一个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文化。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的缺陷。”可见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要重视从心理健康课或品德课上逐步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时,家长绝不应只是要求,而应该是解释示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家长参与成长册评价,不仅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挖掘孩子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孩子的发展需求,帮助孩子认识,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上的发展。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家长创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打破教师垄断现状,让成长册成为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交流平台。为了及时了解、反馈家长信息,学生成长册中“家长寄语”、“家长天地”、“家长与孩子”、“我的故事”等栏目,给家长开辟一个与教师,孩子交流的天地。以此来衡量一个班级、一位家长、一名学生的成长历程。这样,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也将成为家长家庭教育、家教的转变之。伴着孩子的成长,家长收获的将是一段成功的人生。

  “班级博客”是班主任依据本班情况,在建立班级管理公约,班级学生相册,班级文章,班级掠影,班级日志,班级留言,班级通讯等,学生在可以任意的发表看法,提出疑问,说知心话,发表自己的文章,对的任何字,任何人都有参与评论。当然,老师、家长更可以进入博客,参与讨论,也可以对老师提出与意见,向老师询问教育孩子的方法。在博客上的交流,是多元化的,它拓展了家庭教育更广阔的空间。

  通过博客中第一手真实的资料及鲜活的案例,直观地了解家校互动成长的教育实践,让班级博客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使家长成为班级博客的参与者、关注者、支持者,家长们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在交流互动的实践中,也得到了成长,促使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改变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做家长的责任感,从而能够更好的优化家庭教育方法。因为家长的成长,家长观念的改变,家长素质的提高,最终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班级博客是家校沟通的桥梁,也是网上家长学校。学生也可在班级博客中发表习作,或心里想要对老师、爸爸、妈妈所说的话。在班级博客中老师、学生、家长主要通过真情留言、经验分享、评论回复等多种方式,促进家校沟通,以此来优化家庭教育方法。因条件有限没有开通网络的家庭,每班可推选一名家委会代表,没有网络的家庭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教育情况反映给家委会代表,再由家委会代表统一将信息发在班级博客上,最后班主任再逐一解答,以此来达到优化家庭教育方法的目的。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年轻的父母大多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工作及不断学习、提高中。与孩子共同游戏的时间更是明显减少。网络,电视等各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亲子交流。加之由于家庭结构类型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现象,家庭教育中所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针对目前这种状况开展系列亲子活动,通过活动让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互动,这种互动不仅能促进儿童从小形成健康的人格,也能促使父母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真正达到让无形的教育寓于有形的活动中。

  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学校教育,家长虽然了解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但并没有机会亲历孩子在校接收教育的整个过程,亲子携手进校园活动可以搭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桥梁,让家长切身感受孩子在校受教育的全过程,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自尊、自强等心理品质的形成。亲子携手进校园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运动会中丰富多彩的游戏竞技活动,各种主题的班队会,艺术节中的亲子才艺表演,学校的家长周等。在亲子携手进校园活动中家长可以感受到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希望有人看着他,希望自己是亲人视线的焦点。父母鼓励的目光是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也往往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每个孩子都希望在父母面前表现一把,让父母为他们骄傲!作为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各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也随之出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关于某个历史人物的材料收集,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歇后语的趣味,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等等都为亲子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每位家长都可以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也可以亲历孩子的实践过程,在活动中,更多的亲近孩子,了解孩子的惊喜与悲伤,了解孩子成长中的困惑,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体谅孩子成长中的错误,孩子也会体会到家长的良苦用心,从而达到相互的悦纳和支持。

  当今社会,由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加之独生子女较多,父母长期的付出成为理所当然,孩子不懂得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而家长也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冷漠、对抗、孤独等心理问题就出现在孩子身上,虽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让孩子为这一切买单,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和孩子开展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并加以正确引导,和谐的家庭氛围就不难建立。

  总之,作为家长要明白,在孩子的教育上,有时候是空洞的,是苍白的,只有优异的成绩也是不够的,孩子没有为家长完成理想的义务,地让孩子体验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孩子才会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我们的家长才能轻装前行。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