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一篇论文13人署名 学术挂名实为集体造假

※发布时间:2020-2-22 12:18:3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当前,论文挂名已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有些属于买卖型挂名,支付费用就帮着署名;有些属于沾光型挂名,作者希望借名人效应或权威效应让论文尽快刊发,主动挂上知名专家或行政领导;还有一些属于型挂名,知道某篇论文存在不合学术规范或存在故意造假行为,挂上他人名字以规避风险……比较极端的案例是,某高校一篇论文署名多达13人,其中甚至有与论文所涉专业毫不沾边的行政人员。(1月8日澎湃新闻)

  助教、、副教授、教授……“青椒”(青年教师)评职称如同翻山,且一山更比一山高,以至于评职称难成了不少高校“青椒”的心中之痛。为更快翻到山那边以升职加薪,有人不惜铤而走险抄起了小道,花钱学术挂名、代文等,滋生出种种乱象,并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特别是,某高校一篇论文署名多达13人,学术挂名乱象之,令人。其背后,折射出了学术造假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也出了我国在职称评定上还存在诸多弊端。

  对很多从事科研、教学等职业的人来说,评职称是件大事,它与工资、福利待遇等密切挂钩。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职称评定有“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导致大家对职称评定颇有微词,有人形容“职称就如同鸡肋”,但又不敢轻言放弃,甚至要挖空心思去骗、打破头去争。学术挂名成风,使一些人出论文、学术的假业绩,就是一个典型。

  再看高校职称评审。因教学短期内无法出数字黄菊陈良宇政绩,而在考核中被弱化、甚至忽略;代之以学术P“唱主角”,申请多少项目,发表多少论文,获得多少经费等,成为考核的主要指标。比如,有的青年教师,虽然获得“名师”等称号,但因工作经历短、发表论文少,而在、副教授评定中落榜。以至于,越来越多的教师变成科研的“打工仔”,越来越脱离教师教学的本质,也脱离了大学育人的本质。更为严重的是,量化的数字指标所带来的焦虑,使一些教师冒险在学术上造假,甚至剽窃学术论文,不惜恶化高等教育的生态。

  可见,一篇论文13人署名,学术挂名实为集体造假。这显然值得高校反思。首先,职称评价应摒弃从前“一刀切”的方式,提出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应摒弃对“学术P”的盲目,改进考核方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比如,学术和教学,只是考核的一个方面,不再具备决定一个教师职称晋升的压倒性重要性。德才兼备是理想的晋升标准,且“德”应在“才”之先。“君子不器”,为师者不必是“学术专家”,但必须厚德载物,授业解惑。特别是,在高校去行政化,已成为教育方向的当下,只有让教学的归教学,学术的归学术,行政的归行政,才能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并重的本位。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