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教育时评:41篇中国论文被撤再次学术

※发布时间:2016-5-17 15:55:2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5月22日举行的第17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学建设论坛上,教育部科技委学风建设委员会主任吴常信的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成了我国近些年来科学建设现状的一个注脚。

  眼下就有一个例子。

  科学建设论坛已经连续召开7年,旨在就科学与学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探讨、向社会展示科技界抵制不良学风,因言辞犀利、频频炮轰学术不端现象而备受关注。就在5月22日论坛“开讲”的前夜,中国科协与权益专门委员会有关人员还针对近期的一个学术不端事件召开了近3个小时的会议。

  所谈事件,正是前不久英国大型医学学术机构BioMed Central(以下简称BMC)宣布撤销在其属下刊物发表的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理由是“发现有第三方机构有组织地为这些论文提供虚假同行评审”,此事件引起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尽管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但其中令人咂舌的“撤销”数字,还是让不少人再次关注到学术不端及学风建设的老问题,“为什么我们反复说这些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遏制?”

  在当天的论坛致辞中,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就提到这个问题:“如今,学术不端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人人喊打的同时,老鼠还是很地活着,甚至还有人一边喊打,一边还做老鼠,为什么?”

  他说,科技界应该从中央反腐成绩中得到。反腐力度之所以大,很大程度上在于决心大、魄力大——要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科技界也该如此,下大决心,加大力度。

  “要实现不敢腐”,关键在于要有严厉的惩处,但韩启德认为,科技界当前针对学术不端的惩处力度,并不令人满意。

  吴常信对此也有同感。他以“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学术不端事件为例,这位大学前教授、我国某医科大学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所前所长曾被,在两篇不同的文章中重复使用作了修改的同一张蛋白图。随后,对同一问题,国所在的国外和国内单位,给出了两种态度。

  大学组成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公布于心脏研究所网站,后撤销当事人职务,关闭当事人所在的实验室。

  与国合作的国内某医科大学,则对外称“蛋白图重复使用系实验室一名技术员所为”。后来,国也辞去了该校职务,并关闭了实验室,但是由其本人所为,而非校方“”的结果。

  更令吴常信感到啼笑皆非的是,这所医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意见,该意见称,校学术委员会认为本校与国合作的药理实验室研究的数据和结论是正确的。此外,国教授作为国际的科学家,没有学术造假的的依据。“国际的科学家和有没有造假之间有逻辑关系吗?”吴常信问。

  在大会上,吴常信还列举了我国多个部门有关科研诚信的,其中包括,2009年由科技部、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这说明,我们并非没有相关的法规,只是执行力度不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