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学术大师形象的素描

※发布时间:2017-9-16 11:29:0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现在一说起大师,我想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总归是肃然起敬,敬仰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第二反应就是感叹日下,不古,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不过,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当下的中国也不至于那么寒酸,连一个大师都没有,随便举几个案例,这里无关立场,平心而论,沈志华,葛兆光,刘小枫,李学勤随便哪一个出来,也绝对是各领域里的大师,相比那些大学者,有过之或无不及。之所以没有什么人称他们是大师,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审美偏好的保守性,通常搞那些古典学问的,穿着打扮古典的,我们比较容易认为那是大师,比如哪个白发白眉的老头,穿一身唐装,给人一幅仙风道骨的感觉,张口就是孔子,,释迦牟尼,这就很容易被人认为是大师,而那些搞现代学问的,穿件T恤,衬衫,那就对不起了,你就是个教书匠。

  被塑造比较成功的大师典型就是南怀瑾,现在一个企业老总办公室的书架上放一套南怀瑾的书,绝对可以自诩儒商了。其实南怀瑾就是长相有优势的于丹,看起来像个大师。以我这样的低级国学素养,翻了翻南怀瑾的书,也觉得此人完全浪得虚名,就是一个卖狗皮膏药的江湖郎中。

  南怀瑾对于各种经典的曲解误读完全,我的不懂,但他看胡乱解释和,想来他对于的解释也是一塌糊涂。据说,佛教界一直有人称他是邪师,关于他对经典的种种曲解,网上也有很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就说两点,他说伟大人物的精子都是脚踏七彩--七种颜色。我的天呐,现在有人嘲笑军人生理学,其实早就有大师生理学了。还有,南怀瑾还脑洞大开的为印度文明脑洞开疆,说印度古代的疆域包含到现在的以色列,希腊哲学都是发源自印度,说他不知所谓,算是客气了。至于南怀瑾大师向女入室传授合欢功的,我是实在没有兴趣进一步扒了。

  这里不得以要得罪一下季羡林季老,季老的梵学研究当真是登峰造极,恐再无来者。而且我相信,季老这个一辈子在书堆里做学问的人,拥有那么光耀夺目的名声也非其所愿,从他辞去三顶帽子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平心而论,说他是国学大师,这个确实有点令人啼笑皆非,季羡林明明搞的是印度学,怎么就成国学大师了?他做的学问应该说是不适合在阅读市场的,不过依然会有些书商变着方法的坑读者,把这样一个不食烟火,一辈子枯做学问的老先生,包装成阅世知人的心灵鸡汤手。我实在搞不懂,季老这样的单调枯燥的人生有什么人生可以谈?他一个一把年纪跟唯一的儿子决断往来的父亲,情商那么低,又有什么资格生导师?简直胡闹!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位要么根本是浪得虚名,一位要么是过渡包装,大师的头衔是要打些折扣的。那么现在让我们再把目光放倒,看看那些大师发生学的源头,大师真实的学术水平,总之就是一句话,大师是怎样的,我到不是有意去打破这些偶像,而是将偶像的另类面向展现出来。这不影响他们的伟大,毕竟我们要避免一种把大师当做的审美习惯。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介绍一位朋友认识,让我评价一下他读高三的儿子关于知识的文章,我看了一下,觉得内容完全跟市面上主流论调一致,就是赞颂那些学人具有传统的士大夫。我当然不能对高三的学生要求太高,只能说在高三的年纪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文章到是引起我一个关注,士大夫和知识这两个概念出现一定程度的混淆。

  我们知大夫虽然是一个很近代的概念,但是它的理型是很古老的,首先它是脱胎于一个阶级身份,也就是士农工商中的士,最早的士产生于封建时代,是卿大夫的非嫡长子,因为这个群体无法承袭贵族爵位,但是又出身比较好的阶层,所以虽然没有爵位,但是可以接受教育,介于贵族和平民之间。因为他们能接受教育,在秦始皇废除封建制,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士这个群体基本上演变成了儒士,从一种社会身份转变为文份。向来强调以文载道,以道抗势,比如说荀子说过:从道不从君,但是这个道就比较难解释了,如果按照的道那就比较好解释,最简单的解释,这个道就是,运行之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超越性。这个道的含义,多少也借鉴了这个道,但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相对于的出主张,的入世使得之道更多的赋予了民本,传统以及抽象的形而上感这些比较社会性的基因。我觉得最好的诠释,就是张载张横渠在《西铭》中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开太平。

  相对士大夫,知识是西力东渐之后的舶来概念。按照广义的概念,是指具备思考能力的脑力劳动者。但是我在本文中将采取一个比较狭义的解释,也就是源自法国德雷福斯事件所产生的概念。当年法国少尉德雷福斯被军事法庭判为间谍罪,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被发现是一起冤案,这件案子成为公共事件,法国社会迅速分化为两大对立阵营。作家左拉在《曙光》报上发表致总统的--《我!》,《曙光》主编克雷孟梭用知识宣言(Manifeste des intellectuels)几个字来形容它,最终在的推动下,这起冤案得以。而intellectuels(知识)也就此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身份。探究知识概念的起源,我们可以发现,知识是以社会不公,追求社会的姿态出现的。前年杨绛死的时候,关于钱钟书是否可以被称为知识,我和人有过论战,我的态度就是,钱钟书是一个学问家,但是按照原初知识的含义,是没有资格被称为知识的,但如果用一个广义的定义或者字面含义,钱钟书是可以被称为知识的。正如在中国,公知一词从语境上来理解,只是指一些派,但是如果究其字面含义,无疑一些爱国学者也可以被称为公知。这涉及到具体的语境。

  从结构上来说,士大夫和知识是相同的,但是因为涉及到具体的思想发展程度,我的看法,就是士大夫偏向于中国的传统价值取向,所谓从道,但是这个道因为中国的哲学解释力度不够,所以一直是很模糊的概念,也说不清楚具体操作,总的来说,是一个很宏大的概念,更多的侧重于天下这类视野。而知识因为是概念,因为哲学发展的非常细致,所以价值取向上更加明晰,知识通常会去追求社会。所以如果用这样的划分来套,我们可以发现,像陈寅恪这样的人物是不符合知识这个称呼的,他不会去关心沈崇被案这样的公共事件,而会去关心一个国运这类的问题,正如他在51年的论文《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其实质是关心中国的命运。而胡适这样的深受思想影响的人,则会对社会的具体事务做出或者引导,比如关心裹小脚,之类话题。当然,正如我所指出的,两个概念在结构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时如果出现,二种气质集于一个人身上也是不奇怪的,不黑即白的。

  大师者必有大学问也。没有大学问,没有大的视野格局,怎么也没资格称大师的。中国传统的学术,以宋学为顶峰,宋代的建立了思想体系,在史学也集前人之大成。就如陈寅恪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不过,在宋以后,各种学术有所衰弱,到了清朝又是一个高峰,也就是衍生出了汉学的文献整理和考据之学,包括已经基本成为绝学的史地之学。虽然受西力东渐的影响,朴学衰亡,但是近代的学术传统多少还是承袭了清代学术高峰的余绪。这很好理解,虽然近代以后,高层的学问偏向于现代的问题思,但是大都数学人都是在青少年时期,接受了很好的旧学训练。也正是这个学术基础,使得大部分学术大师能够轻松横跨。

  其实清代朴学到了孙诒让之后,很难说,还有一个很传统的朴学大师了,也基本上可以说做到了尽头。该整理的文献都整理了,该做的注疏都做了。想在旧的学问根底上做突破,必须有新的视野,我这里举个例子,比如说陈寅恪先生在《西游记玄奘故事之演变》中将孙悟空的原型追溯到印度古典中的神猴哈奴曼:支那亦有猿猴故事,然以吾国昔时社会心理,君臣之伦,神兽之界,分别至严,若绝无依籍,恐未必能联想及之。如果没有域外知识背景,是想破头皮也想不明白《西游记》为什么会设置一个猴子作为主角。因为,在中国念里,神和妖之间的地位过于悬殊,设想故事,是不可能设想出一个妖怪能大闹天宫的,即使想到了,也不会以猴子这样一个不算神圣的动物作为秩序的形象的。这一定是有域外的背景传进来。但是这样很简单的道理,非要有陈寅恪这样的学贯中印的人才能发现。再比如说,胡适对于《红楼梦》的考证,在胡适之前,关学的,要么是文艺美学的,要么是索隐派,直到胡适受到的文学思想的影响,才系统性的提出《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说,也就此了目前红学中最大的流派--曹学。这都是必须以学术背景才能做出的突破。

  今人在回望大师的背景时,切不要简单的标榜:之,之思想。真实的大师要比包装出来的形象要复杂的多,我们除了需要了解大师们的行状,而是要继承大师的的思考方式,跳出不唯师,不唯旧,不唯新,不唯中,不唯西的知识论,才算是大师们留给我们的遗产。

  推荐:

  

关键词:51免费论文网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